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01487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9
《轮椅标准电子版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手动轮椅车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13800-92,该标准规定了手动轮椅车的术语、型号、安全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这里主要谈谈标准中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一些轮椅车的主要性能指标的要求及其测试方法。☆车轮着地性:当使用者自主驱动行走时,不小心压在一块石头上,或者是过一个小坎,不能让其他轮子悬空,造成方向失控,而使车子突然转向形成威胁。测试要求:将装有试验用假人的手动四轮轮椅车任何一个车轮抬高20mm的高度,其余车轮都应着地。☆椅座耐冲击:一般轮椅车的使用者都不易缓慢地起身和坐
2、下,相对猛然坐下的时候多,所以要求椅座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测试要求:将轮椅车水平放置在测试台1181973402上,使装有铁砂质量为25公斤的足球自250毫米高度处自由落在椅座上3次,应无变形、断裂、撕裂、脱焊和损坏等异常现象。☆静态稳定性:当使用者自主驱动,要爬上(下)一个坡道,或者要横向驶过一段坡道,轮椅车本身质量很轻,极易倾斜,但在一定的坡度之内,不能“仰面翻倒”、“兜头扣下”或者横着翻倒。测试要求:将装有试验用假人和制动后的手动四轮轮椅车置于斜度可调的测试平台上,先将电动轮椅按推上、推下斜坡的方向放
3、置,等速率增加平台斜度,在10°以内,上坡位轮子不得离开测试台面;然后将轮椅车按向左、向右与斜面成直角放置,在15°以内,上坡位轮子不得离开测试台面☆驻坡性能:轮椅护理者将使用者推至斜坡处因故将车闸刹好离开了,结果轮椅车自己沿着坡度下溜或者翻了,那情形难以预料。本指标就是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测试要求:将装有试验用假人的手动四轮轮椅车的制动器调整适当并刹紧,按向前、后、左、右4个方向置于斜度可调的测试平台上,小脚轮处于拖曳位置,等速率增加平台斜度,在8°以内,不得出现滚动、滑动及车轮离开测试台面的现象。☆
4、滑行偏移量:使用者有意或无意让电动轮椅车自己滑行了一点距离,如2米,结果就掉沟里了,或者跑到机动车道上了,多危险呀!再者,跑偏意味着装配不平衡,使用者操纵起来必然左右力量不均衡,时间一长,会影响身体及双臂的发育和肌力的发展。测试要求:将装有试验用假人的手动四轮轮椅车推置于测试斜坡上,使其右边的驱动轮与零线重合,小脚轮调至向前滚动的方向,靠势能使轮椅车沿斜面下滑,在2.5°的检验轨道内距零线的偏差值应小于350mm。☆最小回转半径的测试:在水平测试面上由操作人驱动轮椅车作360°双向转向,其值不得大于0.8
5、5米。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最小换向宽度的测试:在水平测试面上由操作人驱动轮椅车只允许一次倒退即可将轮椅车回转180°的最小通道宽度,其值不得大于1.5米。☆椅座垂直静载荷测试要求:在轮椅车椅座上放置20公斤的预置载荷,加130公斤的静载荷及10分钟后撤去静载荷,椅座变形挠曲度应小于100毫米,左右靠背管与扶手管交点的左右间距变形量不得超过20毫米,轮圈内面与扶手管外面的距离变形量应小于5毫米,除去载荷后的永久变形量不超出3毫米。☆靠背垂直静载荷测试要求:在
6、轮椅车靠背上放置20公斤的预置载荷,加55公斤的静载荷及10分钟后撤去静载荷,靠背变形挠曲度应小于100毫米,左右靠背管与扶手管交点的左右间距变形量不得超过20毫米,除去载荷后的永久变形量应不超出3毫米。☆整车耐冲击测试:将空载的展开状态的轮椅车水平抬高400毫米,使其自然落地,3次,无变形、断裂、脱焊和损坏等异常现象。☆小脚轮耐冲击测试:将装有假人的轮椅车从测试斜面平台上由上向下行驶,使之与台阶高差相撞,3次,应无变形、断裂、脱焊和损坏等异常现象。☆整车强度耐疲劳性:检验轮椅的寿命,模仿平常道路和坡道情
7、形,整个轮椅车要在试验台上不停地滚动两个星期,看看能不能经得起折腾,经得起多长时间的折腾。测试要求:将装有假人的轮椅车固定于专用试验台上,以凸轮偏心高为20毫米、频率为1赫兹,两轮偏心同相位及异相位180°各运转50万次,应无变形、断裂、脱焊和损坏等异常现象,并能正常行驶。(轮椅选购网原创编辑:cnylqxw)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第一课《春天》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
8、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五、聆听并学唱《春晓》单元教学建议: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一、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三、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