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

ID:607868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_第1页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_第2页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_第3页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_第4页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必要性探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弱势群体的队伍日渐庞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帮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从研究弱势群体心理状况出发,从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角度重点阐述了在社区内展开弱势群体的帮扶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外社区心理教育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我国开展社区心理帮扶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积极心理学自2000年以来,对弱势群体的研究非常多,而对弱势群体心理与精神层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尤其有关弱势群体心理帮扶与预防工作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项空白,然而这方面的工作又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弱势群体自身的心

2、理与精神的巨大需求角度,还是从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区弱势群体的内涵弱势群体(socicalvulnerable6group)一词是在200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向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以此定义,可以区分社区弱势群体主要有六大类,它们分别是:(1)老年人,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人口总数的11%,而且还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达到3亿,是不折不扣的老年社会;(2)残

3、疾人,目前已超过8000万,收入很低,过着困顿的生活;(3)失业者,2008年的统计数据是8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失学残疾儿童,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有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9.1万人;(5)家庭妇女,2006年我国留守妇女人数超过4700万。(6)低保户,2009年统计结果有2336万人。这六类人群数量庞大,因经济、政治与人权方面处于是弱势,有严重的被剥夺感。由于收入低、地位低、文化水平低,遭受多重压力,诸多压力沉积日久,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的诱因,所以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援助,尤其精神与心理层面的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二、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的必要性1.预防危

4、机事件发生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政策6社区心理援助的必要性之一是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数在过去的30年里均大幅地增加,每万人总犯罪数由1978年的5.57起增加到了2009年的41.81起,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7%。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财产犯罪数和暴力犯罪数都有一个明显的跳跃式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以及犯罪率的绝对值已创194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这其中包含的社会现象值得深思。据调查,犯罪率与收入差距拉大有关,社区失业者因无收入来源为犯罪埋下祸根;另外教育程度与刑事犯罪率呈显著相关,而弱势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近

5、70%为初中以下文化。无业无文化的年轻人很容易结伙厮混在一起,仇富、仇官、仇社会,成为刑事案件激增的内因。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的确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面对挑战,正如李斯特所倡导的,最好的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社区管理与教育呼唤更人性化的政策,没有行政执法权力的社区只能选择软手段的柔性管理方式,——从心理情感投入来进行感化教育,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2.体现人文关怀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建设社区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二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及时给与弱势群体精神抚慰。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多想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

6、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位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6社区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里宣泄的平台,倾听弱势群体来自心灵深处的苦难、不幸与不平,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的一切倾诉。因为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调节的前提是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尤其弱势群体内心抑郁孤僻、抱怨愤世,残疾失学儿童孤独难忍;老年人孤苦难抑;下岗职工怨气难消;底层妇女积怨难诉……如果长期得不到排遣,负性能量摧残人的精神,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3.改变错误认知有赖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三是提高弱势群体的认知能力,培养积极归

7、因方式。很多情绪问题始于个体的认知偏差,比如看问题的片面性,主观性,绝对化、导致糟糕至极的极端化错误。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其成就在于着眼于人们积极解释风格与积极的社会态度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个体正向的情感体验;反之消极的归因方式使个体情绪低落,期望值降低,强调了培养积极归因方式的重要意义。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举措就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心态,积极归因方式,而教育与培养的重担理应由社区心理服务机构来承担。只有社区内对弱势群体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