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74439
大小: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7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32)中位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32)中位线甲内容提要1.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中位线性质定理的结论,兼有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用它判定平行,计算线段的长度,确定线段的和、差、倍关系。3.运用中位线性质的关键是从出现的线段中点,找到三角形或梯形,包括作出辅助线。4.中位线性质定理,常与它的逆定理结合起来用。它的逆定理就是平行线截比例线段定理及推论,①一组平行线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②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③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两底的直线,必平分
2、另一腰5.有关线段中点的其他定理还有: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和底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因此如何发挥中点作用必须全面考虑。乙例题例1.已知:△ABC中,分别以AB、A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CAN,P是BC的中点。求证:PM=PN (1991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证明:作ME⊥AB,NF⊥AC,垂足E,F ∵△ABM、△CA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EB=ME,AF=F
3、C=NF,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PE=AC=NF,PF=AB=ME PE∥AC,PF∥AB ∴∠PEB=∠BAC=∠PFC 即∠PEM=∠PFN ∴△PEM≌△PFN ∴PM=PN例2.已知△ABC中,AB=10,AC=
4、7,AD是角平分线,CM⊥AD于M,且N是BC的中点。求MN的长。 分析:N是BC的中点,若M是另一边中点, 则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MN的长, 根据轴称性质作出△AMC的全等三角形即可。 辅助线是:延长CM交AB于E(证明略) 例3.求证梯形对角线的中点连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差的一半。已知:梯形ABCD中,AB∥CD,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证:MN∥AB∥
5、CD,MN=(AB-CD) 分析一:∵M是AC中点,构造一个三角形,使N为另一边中点,以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连结CN并延长交AB于E(如图1)证△BNE≌△DNC可得N是CE的中点。(证明略)分析二:图2与图1思路一样。分析三:直接选择△ABC,取BC中点P连结MP和NP,证明M,N,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方法也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例4.如图已知:△ABC中,AD是角平分线,BE=CF,M、N分别是BC和EF的中点 求证:MN∥AD 证明一:连结EC,取EC的中点P,连结PM、PNMP∥AB,MP=A
6、B,NP∥AC,NP=AC∵BE=CF,∴MP=NP∴∠3=∠4=∠MPN+∠BAC=180(两边分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1=∠2=,∠2=∠3∴NP∥AC∴MN∥AD 证明二:连结并延长EM到G,使MG=ME连结CG,FG 则MN∥FG,△MCG≌△MBE∴CG=BE=CF ∠B=∠BCG ∴AB∥CG,∠BAC+∠FCG=180∠CAD=(180-∠FCG)∠CFG=(180-∠FCG)=∠CAD ∴ MN∥AD 例4.已知:△AB
7、C中,AB=AC,AD是高,CE是角平分线,EF⊥BC于F,GE⊥CE交CB的延长线于G 求证:FD=CG 证明要点是:延长GE交AC于H, 可证E是GH的中点 过点E作EM∥GC交HC于M, 则M是HC的中点,EM∥GC,EM=GC 由矩形EFDO可得FD=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