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

ID:60767949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6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_第1页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_第2页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_第3页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_第4页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故乡说课稿教学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迅的《故乡》,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故乡》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本文以“我”回故乡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来着重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揭示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

2、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教材选入这篇小说,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描写方法的能力,品析文中富有内涵的语言,领悟文章内涵,从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更好的成长!第二点、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3.理解品味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把握文章的

3、中心思想。本课文章较长,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是本文教学重点;由于鲁迅文章语言晦涩精妙,所以理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和阅读写作能力。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

4、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诵读法、幻灯片展示法、讲授法等。四、说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其中,我认为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

5、集体讨论以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的良好习惯。五、教学过程设计,(整体课时安排:3课时。这里我只说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巩固基础1、听写易考字词,熟悉鲁迅情况。2、小说三要素,和本文情节。(二)、引用名言,导入新课鲁迅说:“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十年来,故乡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探究其原因。(三)、感悟“人非”,探究成因阅读文本,探究下面的问题1、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2、作者将这

6、两个重要人物的变化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是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明确)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反复对话互动,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对人物形象获得初步体验,符合新课标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也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3、造成人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尽可能从文本出发,在文中(含注释)找依据,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合作探究

7、导致闰土命运的原因。 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3)闰土拣“香炉”和“烛台”。 归纳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造成国民人格扭曲、精神家园失落的祸首。(四)、分析对比,体会作用问题:小说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来反映故乡的变化?有什么作用?文章从多方面对比来反映故乡的变化。有景物对比、人物对比、我和闰土关系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与水生关系的对比等。多方面的对比中,有力的突出了“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这一主题。(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主要运

8、用引导点拨法、诵读品析法、合作探究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