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

ID:60762106

大小:1.0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15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配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开清棉第一节原棉的初加工与选配一、轧棉(轧花)棉花的初步加工通常称为轧棉(又称轧花)。目的是去除棉籽,并清除部分杂质和短绒。(一)初加工的基本要求1.保持纤维原有的品质:不混合加工、不降低纺纱价值2.清除纤维中的杂质:清除籽棉中的小籽棉、虫害棉等(二)轧花设备1.皮辊轧花机皮辊棉:长绒棉一般为皮辊棉2.锯齿轧花机锯齿棉:细绒棉一般为锯齿棉二、打包和刷唛1.成包规格—同一包原棉的纤维类型、轧花方法、品级和长度相同—不混入棉短绒、油花、危害性杂质等2.刷唛标明轧棉厂名、质量标识、重量、批号等三、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强力—纤维支数高、长度长

2、、短绒少,成纱强力高条干—纤维细、短绒少、长度均匀,成纱条干好。—原棉结杂多,成纱条干差。结杂—原棉品质低,成熟度差,成纱结粒多。毛羽—原棉短绒多,成纱毛羽多。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力关系纤维短绒率与条干的关系Micdtex细度<3.1<1.22很细3.1-3.91.22-1.54细4.0-4.91.55-1.93中度5.0-5.91.94-2.32稍粗>5.9>2.32粗纤维细度对成纱的影响:成纱强度、均匀度、成纱毛羽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混和使用的方法称配棉(一)单一原棉纺纱的问题(1)原棉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如,这种原棉的长度

3、长;那种原棉的细度细等)(2)由于单一原棉纺纱使用时间有限,要频繁地更换原料,造成生产波动、成纱质量波动(3)低级棉、回花及再用棉(落棉)无法使用,纺纱成本高四、配棉的目的(二)配棉的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五、配棉方法(分类排队法)(一)原棉的分类1.分类的定义根据原棉的性能及不同纱线的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可分若干类。2.分类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1)纱支要求:先细特后中粗特纱;先重点后一般或低档产品。(2)成纱用途:精梳与普梳;单纱和股线;经纱和纬纱;机

4、织与针织;特种纱(帘子线、刺绣、起绒)(3)供棉趋势:原棉资源差的少用,好的多用(4)成纱质量:成纱质量指标的某项较好或较差时,应调整配棉成分(5)混合棉性质差异品级1~2级长度2~4mm、支数500~800公支含杂1~2%、含水1~2%(二)原棉的排队1.排队的定义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替使用,使混合棉性质相对稳定,达到稳定生产和保证成纱质量的目的干类。2.原棉排队时的注意事项掌握主体: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主体成分应占70%左右。队数安排:(1)队数多则混用百分比可

5、低,队数少则混用百分比高(2)混用百分比过低、队数过多时,车间管理麻烦;但队数过少和百分比过高时,易造成混合棉性质变化过大,影响成纱质量。(3)一般选用5~8队,最大混用百分比控制在25%以内交叉抵补:接批时后一批原棉的某项指标太差,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原棉同时接批。勤调少调: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小些,调动的次数多些。如,某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5%,前批棉用完后再将后批棉增加到25%。控制内容混合棉中纤维性质差异接批原棉性质差异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产地相同或接近地区变动≤25%(针织纱≤15%)原棉品级1~2级1级0

6、.3级纤维长度2~4mm2mm0.2~0.3mm原棉含杂质疵点1%~2%含杂率1%以下,疵点粒数接近含杂率不超过0.5%纤维线密度0.07~0.09dtex(500~800公支)0.12~0.15dtex(300~500公支)0.02~0.06dtex(50~150公支)纤维断裂长度1~2km接近不超过0.5km原棉接批的性质差异控制范围3.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回花: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混用量不宜超过5%。再用棉:开清棉机车肚落棉(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处理后再用。(三)混合棉性能指标的计算X=X1A

7、1+X2A2+X3A3+…+XnAn=式中:X混合棉的某项性能指标;Xi第i种纤维的某项性能指标;Ai第i种纤维的混用百分比。六、化纤原料的选配(一)纤维品种的考虑纤维的性质、成纱用途与质量要求(为提高混纺纱中纤维强力利用率,两成分的断裂伸长率以越接近越好)(二)混纺比的确定考虑织物的服用性、染色性、保形性,以及纱强力要求(临界混纺比——混纺纱强力最低时两种纤维的干重混纺比)(三)纤维性能的考虑1、纤维细度2、纤维长度与细度关系:L—纤维长度(寸);D—纤维细度(旦)若L/D﹥1,则说明D小,纤维细,纺纱时易产生棉结,纤维易断裂若L/D﹤

8、1,则说明D大,纤维粗,细纱易发毛,可纺性差∴一般取L≈D3、纤维性质与纱线结构: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短粗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初始模量大(硬)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