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57988
大小:115.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4
《力矩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矩授课科目机械基础授课类型公开课班级19机械课题内容力矩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矩的概念。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判断力矩的应用。2.通过练习,能独立计算力矩的值。情态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2.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力矩的计算教学难点力矩的性质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法所用设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学时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给学生分小组(3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环节知识回顾1.什么是力?2.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正交分解,分解成两
2、个互相垂直的分力(FX=FcosαFy=Fsinα)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也为这节课的力矩的学习做铺垫。第三环节导入新课【讨论一】1.小组讨论:距离转动轴较近还是较远的地方推门比较省力?2.请学生上台体验。3.得出结论: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有关。【讨论二】1.小组讨论:用扳手拧螺母,螺母能否旋动,取决于什么?2.请学生回答。3.得出结论:取决于作用在扳手上力F,而且还和d有关。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四环节讲授新课【任务一】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本定义,观察扳手拧螺母理解并得出矩心
3、、力臂、力矩定义。1.点O称为矩心2.力F到O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臂3.力对点O之矩成为力矩:力的大小F与力臂d的乘积冠以适当的正负号,以符号MO(F)表示。MO(F)=±Fd【任务二】小组讨论力矩公式正负号表示意义及力矩的单位。1.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2.力矩单位N·m【任务三】力矩的计算,分别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三种力F对O点的力矩。(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计算)1.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得出结论,增强学习信心。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把抽象的问题变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2.3.MO(F)=Fd=Fdsinα【任务四】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
4、学习,小组讨论力矩性质。1.什么时候力矩值为0?2.力沿着作用线移动,是否会改变力矩值?师总结: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臂为0,所以力矩值也必定为0。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加深学生对力矩公式理解。力沿着作用线移动,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及力矩的转向都没有改变,所以力矩值也不会改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1.力矩定义(矩心、力臂、符号、单位)2.力矩计算(MO(F)=±Fd)3.力矩性质(力臂值为0,力沿着作用线移动)4.力矩应用(扳手、门)通过知识梳理归纳,巩固课堂知识。第六环节课后拓展一轮盘上C点受到拉力F的作用,试求该力
5、对轮盘O点的矩。直接利用定义求得:MO(F)=F×r因r=R・cosα,故MO(F)=FR・cosα思考如何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力矩?为下节课讲解合力矩定理做铺垫。给本节课比较好的小组加分,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第七环节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使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使用,直观的展示了原本抽象的知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但是在学生上台解题时出现公式错误没有及时发现纠正,缺少思政教育,不能将所学知识和思政相结合,这是我今后将要努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