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简答题集.docx

温病简答题集.docx

ID:60745300

大小:72.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3

温病简答题集.docx_第1页
温病简答题集.docx_第2页
温病简答题集.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温病简答题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病简答题集1、温病学发展的萌芽成长形成时期各自特点?答:萌芽时期论述简单,理论朴实,温病概念隶属于伤寒;成长时期温病学理法方药与临床实践都有很大提高,并逐渐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形成时期温病理法方药与临床得以完善,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广泛有效的指导临床。2、温病的特点?答:病因有特异性,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机演变有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3、新感温病与伏气温有何不同?答: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病机由表及里,由轻到重,逐步发展,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治则以解表透邪为主;伏气温病感受邪气不即发

2、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病机既可外达,亦可内陷,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己,治疗以清里热为主。4、试述卫气营血分证的辨证要点。答:卫分证:发热与恶寒见,口微渴;气分证: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血分证: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5、温邪的特点?答:性质属热,从外感受,致病与时令季节有关,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不同温邪入侵部位有别。6、风热病邪有何致病特点?答:先犯上焦肺卫,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易化燥伤阴,后期见肺胃阴虚。7、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病邪有何致病特

3、点?答:风热见上;暑热:径犯阳明气分或直入心营,伤津耗气易致津气两伤,易兼夹湿邪为患;湿热:致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长;燥热:病变以肺为中心,易致津液干燥,易化火上炎,干犯清窍;温毒:攻窜流走,蕴结壅滞。8、热极动风与虚风内动症治有何异同?答:热极生风就是因为阳热亢盛,燔灼肝经,以致筋膜挛急,表现为四肢抽搐,频繁有力,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至角弓反张。伴高热,治以清热凉肝息风,方用羚角钩藤汤。虚风内动就是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经脉失养而拘挛,表现为手足蠕动,甚则瘈疭,口角颤动,心中憺憺

4、大动,伴阴虚,治以滋阴息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9、痰蒙心包与热闭心包症治有何不同?答:痰蒙心包就是因湿热蕴蒸,生痰浊蒙蔽心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糊,意识朦胧,时清时昧,似醒非醒,似睡非睡,间或谵语,伴湿热,治以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热闭心包就是因邪热亢盛,炼津成痰,痰热堵闭清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或昏睡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伴高热,治以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送服“三宝”。10何为湿温“三禁”?误治后有何后果?答:湿温三禁指湿温初起三种治法禁忌,即汗下润。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

5、泄、润之则病深不解。”11、如何辩证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答:辩证以临床症状为依据,湿重于热:身热不扬伴恶寒,头身重痛,四肢沉重,口不渴,温病简答题集或渴不欲饮,喜热饮,胸腹痞满,小便不利,大便溏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热重于湿:壮热不恶寒,肢体酸痛,口渴喜冷饮,饮不多,胸腹痞满,伴心烦,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12、温病中时有汗出与无汗的病机就是什么?答:湿热蒸腾,热蒸湿动,故时有汗出,为湿热蕴蒸,温病初起,邪遏卫气,开合失司而汗无,后期阴液亏损,无作汗之源亦无汗。13、怎样鉴别风温与春温?答:风温与春

6、温发病季节相同,但风温为新感温病,发于表,初起见肺卫表热证,春温为伏气温病,初起见里热证。14、试述斑疹的形成机理?答:斑疹就是邪热内郁,窜入营血而成,发斑就是阳明胃热,未得及时清解,内迫营血,从肌肉外发,发疹就是太阴肺热,走窜血络,从肌肤血络而出。15、试述春温的治疗原则?答:清泻里热为主,透邪外达,保护阴液,同应积极治疗合并症。16试比较热结腑实证与湿热积滞阻滞肠道?答:热结腑实就是由温热病邪与肠中糟粕互结,腑气不通,症见潮热,腹满硬痛,大便秘结或纯利稀水,舌苔老黄,脉沉实。治以通腑泄热,方用调胃承气汤。以便通为度,便溏不宜

7、再下;湿热与肠积滞相互胶结阻于肠道,传导失职。症见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大便溏而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治以导滞通下,方用枳实导滞汤。以便硬为度。17、轻清宣气、辛寒清气、清热泻火作用的病位各就是什么?答:轻清宣气用于邪热初入气分,热势不甚,郁上焦胸膈;辛寒清气用于传中焦阳明,胃热亢盛,热炽津伤。清热泻火用于三焦热郁化火,部位偏下焦。18、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常配合何法使用?答:清心开窍常配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常配合祛湿法。19、怎样鉴别暑温与伏暑?答:暑温与伏暑,(1)发病季节不同:暑温发于夏季,伏暑病发于秋冬;(

8、2)病性不同:暑温为温热性质,新感温病;伏暑为湿热性质,伏气温病。(3)初起临床表现不同:暑温初起阳明气分热盛或暑入心营;伏暑初起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20、如何理解“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答:温病就是外感病,病变过程为邪正相争过程。温为邪阳,与之抗争的正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