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

ID:6074326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2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_第1页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_第2页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_第3页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_第4页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设计策略  摘要:山水城市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并且十分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本文是融合中国传统山水理念与现代城市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当着重考虑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相互协调,体现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关键字:山水城市;城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建设跟风模仿盛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雷同,缺乏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和提炼,城市特色逐步丧失。山水城市的兴起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睦,

2、着重于展现地方特色以及优良的中国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设计阶段将山水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当中,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实施策略。1山水城市概述10“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是一种将园林建筑、自然山水与中国山水词赋意境相融合的理想城市构思,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规划理念之一。山水城市的理念从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当代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建设速度过快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特色丧失、文化内涵缺位等,对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中国城市模式的设想。该理念蕴含了

3、对当今中国城市特色营建的内涵,不仅只是城中有山水这种简单释义,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城市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美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精神在于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人居环境,是对城市的东方气质的追求。2山水城市内涵分析2.1“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不论是中国传统还是现代的山水城市营建,都将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处作为规划的核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要求,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必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地资

4、源的开发和利用等。2.2“师法自然”的景观内涵10中国传统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审美,除体现在城市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城市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将人、自然、建筑三位一体浓缩在共同的空间环境中。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借鉴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手法,利用人工的巧妙构筑,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2.3“寄情山水”的文化内涵自古文人雅士对山水意境的追求不断,“山、水”的自然属性被历代文人学者进行抽象和提炼,寄托了其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山水文化、诗词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各地城市建设风貌越来越接近,毫无特色,导

5、致人们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呼唤更为强烈。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以深厚浓郁的山水文化作为基调,结合地方的建筑风格、地形面貌、文化形式以及民族风情和历史背景等进行设计和改造,创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2.4“与时俱进”的发展内涵“山水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从城市学角度看,“山水城市”的“人—社会—自然”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我调节、抑制的功能,保证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3

6、基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3.1山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策略10(1)建构城市区域生态格局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建构是山水城市设计的总体空间构架生成的基础。建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分区,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水面、绿地和边界,从长远角度控制城市的景观生态质量和变化趋势,形成城市的生态网络体系,其结构才能趋向稳定、才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2)建立城市生态廊道保护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河流湿地为结构基础的生态廊道,为动植物在城市提供安全的栖息带和运动通道,通过重新植入同样的物种以复原当地

7、的植被。在以河流湿地组成的网络结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公园体系、居住区绿地形成渗透城市各个环境的生态网络。(3)构筑城市生态体系由连续的山体、河流、林带、城市组团间的隔离防护带、城市外围近郊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主廊道;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等构成次廊道,公园、游园、水池、广场等构成嵌块。主廊道以原生环境为主,次廊道与嵌块则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综合。三部分点、线、面结合构成三维动态城市景观生态体系。3.2山水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策略10(1)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城市开放空间包括河流、湖泊、山体、林地、农田、各种绿地等自然开敞空间,同时也指城市的广场、道路、公园

8、、庭院等人工空间。城市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