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

ID:607361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_第1页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_第2页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_第3页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_第4页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Pushover方法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和评估  摘要:近年来,钢筋混凝土外包钢加固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且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用“能力谱法”进行Pushover静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了框架结构在八度多遇、罕遇地震下的目标位移、层间位移角、塑性铰等,对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关键词:外包钢加固;抗震性能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引言以往国内外对外包钢加固在构件层次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较多,但针对结构整体弹塑性抗震变形能力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也很少。在前人对单个构件外包钢加固研

2、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采用Pushover对比分析RC框架结构加固前后性能是否满足抗震要求。1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评估方法及指标1.1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评估方法7已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评估结构位移能力或变形。pushover方法既克服了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未考虑结构在大震作用时发生弹塑性变形的缺点,又简化了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量。因此,pushover作为一种简化的实用方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Pushover分析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2]:①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主要考虑分析中采用的结果模型与加载方式;②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如何确定结构在

3、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这一步的主要问题。1.2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由于我国规范提出抗震设防标准过于概况,对既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不是很方便,且存在隐患。根据Pushover分析方法的特点把性态抗震评估五个地震破坏等级“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与抗震规范提出的标准“不坏、可修、不倒”通过“基本完好不坏,中等破坏可修,严重破坏不倒塌”这一标准可以联系起来,且符合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结构。2计算步骤2.1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取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将梁、柱构件作为基本单元,采用空间杆系模型。对于加固前后的混凝土梁柱截面采用SAP2000程序中内置的截

4、面设计器(CSISD)进行设计。7原框架梁、柱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采用SAP2000程序中默认的本构关系。角钢加固后混凝土柱本构关系采用符合M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3](图1),通过修改无约束混凝土受压骨架曲线应变软化段的斜率来考虑约束作用的影响。图1Mander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图2.2结构的塑性铰定义框架梁两端分别赋予默认的弯矩塑性铰(M3),将其设在框架梁处于弹性阶段时内力最大处。加固后结构分析模型中框架柱,有外包角钢的约束作用,程序中提供的默认塑性铰不能满足要求,利用截面分析软件CSISectionBuilder得到外包角钢柱截面的弯矩-轴力相关曲面以及柱的弯矩-曲率关系曲线,

5、自定义塑性铰。2.3侧向水平加载模式与分析工况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阶段时,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惯性力大小及分布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使楼层的惯性力分布不可能只选择一种方式。所以,至少选择两种以上的加载模式进行弹塑性Pushover分析。一般情况下Pushover分析可能由3个工况构成。第一个是在结构上施加非线性重力荷载;第二个和第三个可施加不同的侧向荷载。2.4结果分析及性能评价7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破损指标等。结构的目标位移通过ATC-40采用的“能力谱法”确定。破损指标可以通过塑性铰性能水平、塑性铰的分布和结构的破坏模式表现。3.计算实例3.1工程概况某五

6、层的框架结构综合教学楼,柱网为6.6m×7.5m,结构平面见图2。各层结构层高均取为3.9m,总高度为19.50m,框架柱截面尺寸550×550,框架梁截面尺寸300×600,楼板厚度为100mm,混凝土强度均为C30。所有柱、梁截面受力主筋选用二级钢筋,箍筋采用一级钢筋。现在原结构上整体增加一层,层高与原结构相同为3.9m。应用中国建科院PKPM对结构验算得底层柱轴压比普遍较大,承载力不足。结构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类。该结构三维模型见图3。图2结构平面布置图3..2加固方案对底层K2框架柱,分别采用4L75×5、

7、4L80×6、4L90×8角钢加固,缀板均采用-50mm×6mm,间距均为200mm。图3加固前结构的整体模型73.3Pushover分析的加载模式、分析工况本文的实例结构比较规则,结构的第一周期为Y方向的平动,结构的反应受到高阶振型的影响不大,可以采用常用的两种侧向水平加载模式:①Y方向的均匀分布水平加载模式ACCEL-Y;②Y方向倒三角水平加载模式MODEL-1Y。采用的分析工况为:工况1:非线性重力荷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