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

ID:606948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_第1页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_第2页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_第3页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_第4页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防屈曲耗能支撑高层钢框架结构动力非线性研究  【文章摘要】防屈曲耗能支撑已经渐渐普及成为工程常用的构件,研究进度相对已经很成熟,不过对于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研究,特别是在高层钢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采用SAP2000模拟工程实例,对一个12层的钢框架结构分别加上普通支撑和防屈曲耗能支撑进行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8度多遇地震下,防屈曲耗能支撑和普通支撑表现出相近的抗震性能;在8度罕遇地震下,防屈曲耗能支撑对结构的抗侧刚度提高了34.5%,比普通支撑框架结构效果提高了10.6%,在大震中优势极为显著。【关键词】防屈曲耗能支撑;

2、高层钢框架;SAP2000;动力非线性;顶层最大位移中图分类号:TU393.2文献标识码:A0前言6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一种耗能减震支撑,也常被成为无粘结支撑,屈曲约束支撑,降伏支撑等,其性能稳定,力学模型下的滞回曲线饱满,减震效果显著。防屈曲支撑主要由核心单元(芯材)、约束单元以及滑动机制单元组成。芯材是其主受力单元,由特定强度的钢板或者型钢充当;约束单元由钢管填充混凝土构成,提供约束机制,以达到防止屈曲的目的和作用;滑动机制单元由无粘结材料制成,以保证芯材的轴力不传到混凝土和外套管上。本文基于Bouc—Wen的防屈曲耗能支撑模型进行分析。此模型由Bouc于

3、1967年提出之后由Wen等改进,并证明此模型能够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滞回曲线,目前该模型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模型设计与定义工况1.1工程概况与构件截面属性某高层钢框架综合办公楼,主体结构12层,二类场地,8度抗震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纵向5跨,跨长8m,横向3跨,跨长6m,层高3.5m,总高度42m。梁柱采用Q345钢,柱子截面尺寸采用,梁截面尺寸采用,普通支撑采用Q235B钢,截面为,施加于结构纵向(如图3所示)楼板采用C30混凝土,120mm厚。在SAP2000中梁柱和普通支撑采用框架截面定义,楼板采用面截面定义6为保证可对比性,防屈曲

4、耗能支撑芯材截面与普通支撑截面相同,亦采用截面为,截面面积12.16cm2。其布置位置也与普通支撑相同(如图4所示),主受力核心单元芯材的钢材材料为Q235B低屈服点软钢,屈服强度为100MPa,弹性模量为泊松比,有效刚度。在SAP2000中,防屈曲耗能支撑采用wen单元来模拟,由于计算分析时,常常不考虑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质量和重量对结构的影响,因此质量与重量设为0,非线性连接属性由定义的耗能支撑的实际属性决定,其中有效线刚度和非线性定义刚度为取支撑截面线刚度,屈服后刚度比取0.05,屈服指数取为2。1.2结构模型设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根据工程

5、实际进行模型制作,共制作三个模型,分别为纯框架模型(模型一)、普通支撑钢框架模型(模型二)和防屈曲耗能支撑钢框架模型(模型三)(结构模型如图2、3、4)。1.3定义工况模型活荷载定义为2。地震波采用8度Elcentro波,其加速度峰值为341.7mm/s2,由于纵向跨度较大,刚度较为不利,故支撑只施加于纵向,考虑单向地震作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8度多遇地震下加速度为70cm/s2,罕遇地震下为400cm/s2,在软件中的Elcentro波地震工况的多遇和罕遇比例系数分别为2.07和11.8。由三个结构的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纵向

6、自振的第一、第二模态周期,来确定施加地震波的非线性时程工况的阻尼。地震工况从非线性活荷载工况终点状态继续。定义地震波工况后,运行结构的分析。2抗震性能分析62.1模态分析SAP2000中模态的分析反应结构的自振特性,反应了结构本身的刚度特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心支撑和防屈曲耗能支撑对结构的刚度都有提升作用,由于耗能支撑的主受力单元芯材截面与中心支撑截面相同,两种支撑的截面拉伸(压缩)刚度因而也相等,故两种支撑对结构刚度的提升效果表现在自振周期上没有太明显差别,防屈曲耗能支撑比普通支撑的周期略小,说明防屈曲耗能支撑对结构刚度的提高作用稍大一些。2.2地震时程

7、分析2.2.1多遇地震时程分析由分析可知在本模型中,由于模型二和模型三的主受力单元截面面积相同,故在弹性阶段防屈曲耗能支撑和普通支撑表现出的相近的位移变化,如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多遇地震下模型一的顶层最大位移为39.3013mm,模型二为25.0349mm,模型三为25.7877mm,;模型二、三在其他各层位移数据上平均比模型一小30%(数据如图5)。模型二、三的层间位移平均比模型一减小32%,层间位移角也明显小于模型一。由顶层最大位移可以看出,加入了普通支撑和防屈曲耗能支撑分别使钢框架结构的刚度在顶层最大位移上降低了36.3%和34.3%,相差仅2%6

8、由顶层最大加速度的分析得知,三个模型平均顶层最大加速度分别为1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