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58871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1
《浅谈《红楼梦》人物姓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红楼梦》人物姓名摘要:在所有语言中,人的姓名有特别突出的特征,一个人的姓名往往有很多特殊的含义。而在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中,一个人的姓名往往昭示着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命运。本文即从《红楼梦》入手,联系脂评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通过分析贾姓,贾府五代男主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以及其他人物的姓名,浅谈其中人物姓名的奥秘。关键字:红楼梦人物姓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人名通常由姓、名、字组词,一些文人士大夫还有起号的习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起源于唐传奇,历经唐、宋、元、明四朝,在清代达到高潮,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皆具深意。
2、清人张新之在其《红楼梦读法》中说:“是书名姓,无大无小,无巨无细,皆有寓意。”张新之.红楼梦读法[A].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就是说,曹雪芹在为《红楼梦》的人物取名时,赋予了人物姓名——名称代号功能以外的更深厚的思想意义。一、贾府:以假寓真写自传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与《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的家世生平多对应相合之处。曹雪芹用“假语村言”写出了这部“荒唐言”。“贾”的谐音是“假”,也就是说,书中的人物姓名都是“假”的,所隐的却是曹氏家族中的“真”人,所写的事件是发生在曹氏家族中的“真”事。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第一回
3、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结构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的名字正好点破了“贾”姓的深刻寓意,正如小说中所写:“作者自己曾历过一番梦幻以后,故将‘真事隐去’……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贾雨村,名贾化,是胡州人氏,“雨村”是他的别号。“贾化”即是“假话”的谐音,“胡州”就是“胡诌”的谐音,所以“假语”也就是假话,其言自然就是胡诌了,即“贾雨村”就是“假语存”邹晓丽.解析语言说红楼.沈阳出版社.2007。同理,“甄士隐”就是“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让主人公姓贾,既表明他写“自传”,又想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隐晦曲折地
4、敷演自己一生坎坷遭遇的良苦用心。二、贾氏五代由盛而衰:以名字寓家族荣枯贾氏第一代,宁国公和荣国公是贾氏富贵荣华的创始者,贾府的“荣”和“宁”皆源于此二祖。贾氏第二代,以“代”字排行,宁府承袭者名为贾代化,荣府承袭者名为贾代善。“代”,就是承袭祖先,开启后代,同时也是对祖先功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荣华富贵的传承,“化”、“善”则有积善修德以传家之意。贾氏第三代,有贾敷(早死)、贾敬、贾赦、贾政。赦、敬、政皆与朝廷政事有关,而以“文”为偏旁,表明贾氏第三代已经从武功转为文治,为钟鸣鼎食之朝廷显贵。贾氏第四代,以“玉”字偏旁排行,有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珍、琏、珠、宝玉、环皆为贵重玉器,表明贾氏
5、经过三代的积累,第四代得天独厚,一出生就富贵已极享尽荣华,同时也显露出浓重的脂粉、纨绔气息,表明这是享乐腐朽的一代,“……子孙虽多,无可以继业”。事实上也是如此,贾珠早死,贾环不成器,“惟……宝玉一人,……略可望成,……”但是,贾宝玉虽然是贾府唯一的希望,所谓“命根子”,却最是厌恶仕途经济的封建正道,“于国于家无望”。贾珍、贾琏更是不求上进治家无方,只知道荒淫无耻沉湎声色,败家之迹尽显。贾氏第五代,以草字头排行,有贾蓉,贾蔷,贾芹,贾兰,贾菌等,隐寓草芥平民,贾夫由盛而衰彻底败落,正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由此可见,作者对于贾府人名的设计,既体现大家风范,同时隐寓着贾府的人事代谢由盛而衰
6、。三、宝玉与宝钗黛玉湘云:等距离的爱情婚姻关系贺岩.浅析《红楼梦》人物姓名的寓意.2005宝玉的取名与黛玉宝钗的取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宝玉的名字隐含了他与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关系。“宝玉”之名,既有“宝钗”之“宝”,又有“黛玉”之“玉”,正合宝玉与黛玉,宝玉与宝钗对等的爱情婚姻关系,即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关系——“木石前盟”,和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关系——“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是宝玉与黛玉出生之前在天上的一段因缘。宝玉前身本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遗留下的一块“无才可去补苍天”的顽石,后来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处的赤霞宫成为“神瑛侍者”;而林黛玉乃是灵河岸边,三生石旁的绛珠仙草,因为得到神瑛侍者的甘露
7、灌溉,绛珠仙草得以“久延岁月”,并修成女体,后随之投胎人世“还泪”。“木石前盟”中,木是仙草,即林黛玉;石是顽石,即贾宝玉。黛玉姓林,林即草木,隐喻其前身是绛珠仙草。黛玉住在潇湘馆,别号潇湘妃子,取自娥皇女英哭舜洒泪于竹的故事,脂评说:“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朱一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A].红楼梦资料汇编[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正合“还泪”本义。木与石,以一种自然本真的存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