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

ID:6053729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1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_第1页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_第2页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_第3页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_第4页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思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过程中,“动态生成”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动态生成”的片面理解以及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足,目前高中化学在具体实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词:动态生成;虚假生成;轻视反思;“必须”生成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7-0005-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02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过程中,“

2、动态生成”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它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课堂形态,构建着新的教学文化形式,更深度地满足了学生探究欲望,培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动态生成”的片面理解以及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同,目前高中化学在具体实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一:预备不足,忽视生成12曾经在一堂高三复习公开课上,A教师讲到盐类水解的一个常见题: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后的固体产物是什么?学生在初学盐类水解时便已知道由于FeC

3、l3水解生成Fe(OH)3和HCl,加热蒸发可使HCl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大量Fe(OH)3,Fe(OH)3灼烧最终分解为Fe2O3,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给出答案:Fe2O3,教师对此也颇为满意。忽然有位同学a在下面插嘴:产物应该还是FeCl3。一语惊四座,A教师请其起来说明原因,学生答曰:FeCl3水解程度很小,而HCl极易溶于水,我做过几次实验,即使加热也没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HCl逸出很少或者就没有逸出,既然HCl还在溶液中那它将会抑制FeCl3的水解,就不可能有大量Fe(OH)3产生,因此蒸干后的主要产物应

4、该还是FeCl3。A教师对此显然没有充分准备,因此先摆手示意学生坐下,然后请课代表起来发表看法,课代表说:a同学喜欢做实验是一个好习惯,但实验没看到气泡并不代表HCl没有挥发出来,只是HCl逸出的量不够多因此他可能没有看到气泡,但该反应中HCl的挥发是事实,因此最终产物一定是Fe2O3,这是科学家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于是A教师点头表示同意,课堂按教师预设的方向继续“顺利”发展下去。12事实上,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后的固体产物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的,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物也不同,Fe2O3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

5、实验表明,当分别用小火和大火蒸干FeCl3溶液过程中,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放在上方测试都能看到白烟生成,说明过程中确实有HCl逸出。蒸干并灼烧后固体产物都呈暗红色,将两种固体产物分别溶于水并过滤,滤渣都呈暗红色说明确实有Fe2O3生成,但两种滤液却不一样:小火蒸干的对应滤液呈浅黄色,滴加1滴KSCN溶液后出现血红色;大火蒸干的对应滤液呈无色,滴加1滴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这说明FeCl3溶液经小火蒸干并灼烧后的固体产物是Fe2O3、FeCl3的混合物,经大火蒸干并灼烧后的固体产物是Fe2O3,当然如果用的是酒精喷灯

6、则情况更为复杂,有可能生成Fe3O4等物质。问题点评: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这个实验相信大多数教师并未真正去做过或研究过,a同学的问题本来可以作为一个“生成”的契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借此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认识化学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但A教师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事先对该课题未充分进行研究又缺乏应变能力,错过了本来可以出彩的“生成”亮点,更谈不上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了。对策思考:培养教师扎实的化学素养和敏锐的问题意识。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教师的“化学素养”不但指化学的知识素

7、养,更应包括实验素养和探究精神,新课程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对所教内容达到懂、透、化的程度,这不仅要求教师有长期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学习,更应具备亲历亲为的实验探究精神,书上有的实验要做,书上没有的实验也要做。要向学生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网络学习,学得多自然疑问也多,遇到有疑问时,首先要多进实验室去寻找答案,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敏锐的问题意识,对待学

8、生的“生成问题”时自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了。上面的案例中,A教师备课时如果能吃透相关知识或上网浏览一下相关内容(该内容大学书上以及网络上都能查到),做到心中有底,那么a学生的问题恰恰是一个“生成”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或进行课后实验,用不同的方案来完成实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掌握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