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

ID:604810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_第1页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_第2页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_第3页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_第4页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绵山包骨真身像艺术浅谈  【内容摘要】包骨真身像是德行较高的佛教僧人或是道士,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辟谷坐化之后遗体不腐,依照高僧生前的相貌进行塑造,后人把他们的肉身用泥做成塑像予以膜拜。文章重点论述其成因和艺术特点。【关键词】绵山包骨真身像造型艺术特点在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有一种千年的造像,这种造像在当地叫做包骨真身像,它是以真人的遗体为原型塑造而成。现存绵山的包骨真身像共有16尊,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其肉身不腐、灵魂不散。这不得不说是历史上的伟大传奇。(一)关于绵山包骨真身像的历史背景6绵山,地处山西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风景秀丽,山势陡峭,是省级风

2、景名胜区。佛教在绵山的出现应在东汉建安年间,而真正把绵山的佛教推向繁荣的有两位著名的高僧,一位是净土宗祖师昙鸾,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另一位有名的高僧是唐代的田志超。据明正德十三年的《抱腹岩重建空王佛殿碑》上记载:大唐贞观年间,长安大旱,唐王李世民得知绵山田志超德行高尚,法力无边可解灾情,便寻求帮助。田志超就令他的弟子摩斯朝长安方向泼了几勺淘米水,顿时倾盆大雨而至,解除了灾情。于是便封田志超为空王佛,包塑真身。据记载绵山上发现的第一尊包骨真身像就是空王佛田志超。真身像的说法应起源于唐朝,古代一些修为、德行较高的佛教僧人或是

3、道士,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辟谷坐化之后,遗体不腐,后人把他们的肉身用泥做成塑像予以膜拜,这就叫做包骨真身像。二、包骨真身像形成的原因梁思成曾在《中国雕塑史》上说过:“艺术之史,雕塑为先。”包骨真身像乃中国古代造物史上的一大独特文化景观,其造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那为何能历经千年不朽,这里面有怎样的奥秘呢?(一)千年不腐的内因包骨真身像确系真人的遗体,具有一定艺术创作的内涵,不仅每尊的容貌不同,性格各异,还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天地,使人产生敬畏之情。现在依然能够看到造像外部的泥壳脱落后露出麻布做的袈裟一角,手指甲和膝盖还有露出的脚筋,虽经历漫长的时间,

4、但是包在泥壳里的部分依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独特的造像艺术方式,所造的不是传说中的神佛,而是现实中的真人。这些人的身份非常人可比,都是修行极高的僧人。他们都会定期辟谷,辟谷指的是不吃五谷杂粮,而是食气,吸收大自然能量,当作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①6僧人在山中辟谷前期每日饮用泉水,主要以素食、山中水果为主。辟谷时由于进食减少,肝脏负担变轻,开始使血液里的毒素降低,同时合成有益于身体免疫的活性物质。从现代医学看,泉水属于弱碱性并含有矿物质,是健康的饮用水,素食比肉类食物含有的毒素低。再加上辟谷后不进食,渐渐去掉了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

5、,肠胃得到了调节与休养。长时间在山洞中远离世俗,每天只喝水不吃东西,身体慢慢消耗直至水分缺失,圆寂后,躯体自然不会腐烂。(二)千年不腐的外因绵山风景秀丽,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僧人修行。而且这里山多而陡峭,岩石中的洞府多在半山腰处,内陷而凹,里面面积巨大,这种罕见的抱腹岩地貌形成的石灰岩使山洞中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容易吸收水分,通风良好。坐北朝南的方向冬暖夏凉,不受风吹雨淋,可以迅速地将尸身风干。在内外因的结合下,使得这些真正修成正果的高僧肉身不腐。三、艺术特点绵山的包骨真身像现存16尊,唐代的有4尊、宋代有6尊、金代有2尊、元代有3尊

6、,还有一尊年代空白无从考证,它们独特的艺术形象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造型及装饰6何为彩塑?彩塑是以黏土为主再加上纤维物、河沙与水揉合而成。在木质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绵山的包骨真身像以真人的肉身为胎,采用的是“塑”的方法。塑是软材料,采用加法将材料一点点“加”到想象中的样子。而彩塑,不仅要塑,还要画,勾眉画眼绘衣裳。包骨真身像是依照高僧生前的相貌进行塑造,还要把它独有的精神气质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实属不易。例如其中的高僧思本的真身像,面部的肌肉纹理深刻,额头与眼尾的纹路清晰,表情似乎在沉思,身上的袈裟衣褶线条

7、流畅,手部肌理依然清晰可见。还有高僧师显的真身像,慈眉善目,嘴角轻微上扬,衣纹简洁,气质超凡脱俗。他们的装饰手法简单大方,朴实无华。无刻意装饰,尽显其真善美的艺术风格。②(二)艺术风格与时代独特性西方美术史学家沃尔夫林认为,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观看世界的方式,从而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首先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需求与审美,在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阶级制度分化严重的背景下,人们迫切需求一种精神的寄托,雕塑便成为一种实体膜拜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的雕塑主要以神佛造像为主,大多为宗教服务,传达的佛法无边与无上神力是我国雕塑的主要目

8、的。6包骨真身像以真人为主,整观其体,容态真实自然,凸显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手法虽然看似简朴,但其神韵与气质皆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