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

ID:6046859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_第1页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_第2页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_第3页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_第4页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研究和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地铁的修建,地铁网络逐步形成,盾构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措施Abstract:Withtheconstructionofsubway,thesubwaynetworkisgraduallyformed,shieldtechnolog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Thispapercarriesontheanalysistothefloatingofsegmentofshieldtunnel,andputsforwardthecontrolme

2、asures.Keywords:shieldtunnelsegmentfloating;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7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管片上浮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管片上浮的原因分析也不尽相同,有些认为跟盾构隧道上浮土的厚度有关,上覆土越浅,隧道所处的地层软,管片上浮越厉害;也有一部分人将管片上浮的原因归结为同步注浆不充分、注浆压力不均以及存在于管片项部的空隙而笔者认为之所以观点不同,是因为管片上浮所处的施工环境各有特点,不尽相同,所以管片上浮现象也就不可能有全面统一的解释。1管片上浮原因7根据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的实践经验

3、,淤泥质地层,隧道上浮相对较大;而粉砂土或砂土层,隧道上浮相对较小;岩石地层,如果裂隙发育,地层含水量大,渗透性高,往往管片上浮较大。对于强度低的软弱地层,如果隧道覆土厚度小于1D,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注浆压力大于隧道所承受的上覆水土压力,地层整体抗浮不足,引起地表隆起,从而加剧隧道整体上浮。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在流塑性淤泥质地层掘进时存在这种情况。不同的管片接头形式其管片接头纵向刚度、抗剪强度不同。如果管片纵向接头刚度大,纵向变形就小;如果管片环向接头抗剪强度低,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管片环向错台较大,错台加剧管片上浮。武汉长江隧道管片接头设凸凹榫,管片错台很小,管片上浮一般控制在2

4、~3em,而狮子洋隧道管片环向接头采用剪力销,在软弱地层中抗剪强度明显不足,施工中错台较大。大直径隧道比小直径隧道更容易上浮。隧道下坡比上坡上浮大,特别是隧道变坡点处。随着隧道直径增大,管片所受浮力与管片自质量之间的差值增大,因此大直径隧道管片更容易上浮。例如客运专线隧道,隧道外直径10.8m,管片厚50am,宽2.0m,每环管片在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183t,管片自身质量约为80t,二者相差约100t;而地铁隧道管片外径D=6000him,厚300mm,宽1500mm,一环管片的质量G=19.2t(按每环管片混凝土体积为8m计算);一环管片所受浮力F=424kN(每环管片排开水的体积为42.

5、4m)。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不一致,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环面与推进油缸的推力方向不垂直,同时管片底部作用力比上部大的多,所以管片承受较大的偏心荷载,从而引起管片向上位移。而且管片在脱出盾尾过程中承受较大的盾尾侧向压力,使管片产生上浮或错台。盾构姿态控制与地层性质、司机操作水平等有很大关系。在软弱地层,由于盾构刀盘较重,盾构机可能始终处于“栽头”状态,或在软硬不均地层,盾构姿态控制难度较大。盾构沿设计轴线下坡掘进,隧道上浮的现象比较普遍I4,主要是由于下坡施工隧道渗水及施工用水聚集在隧道下部,同步注浆浆液的被稀释,其胶凝时间增加。在坡度发生变化的竖曲线段,隧道上浮特别严重,同

6、样是由于盾构姿态在掘进过程中不断调整,盾构轴线与隧道轴线之间的偏差较大,同时管片承受较大的偏心荷载所致。2防止管片上浮措施7掌握隧道所经地段的里程、强度、深度、含水量和土层分布等地质条件,根据每个地段的地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掘进方法。掘进时,要注意掘进的的推力、速度和掘进模式等施工参数,并适时做出调整。2.1控制盾构机姿态严格控制盾构机姿态,盾构机蛇形运动太频繁就要经常纠偏,纠偏的过程就相当于管片环面不均匀受力的过程。因此,掘进时中一定要加强盾构机的姿态的控制,尽量使盾构机沿隧道轴线作小量的蛇形运动。根据施工规范,盾构掘进中轴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允许偏差的范围上下不得超过50mm。偏差出现以后工作

7、人员应适时采取纠偏措施,不宜过急或过猛,否则容易因人为原因使管片环面无法均衡受力。2.2控制测量的精度和频率根据规范要求构建一套人工和自动化兼备的测控系统,认真执行精度的测量和控制,洞内的导线的布设和测量控制点的安排一定要按要求进行,同时要准确把握测量及复核的频率。参照测量结果来确定管片装设及盾构机的控制参数等。2.3要确保管片连接螺栓的安装质量安装管片时,尽量避免管片之间发生频繁的错台,然后尽快安装连接螺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