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

ID:6037981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_第1页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_第2页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_第3页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_第4页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沿江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探究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进行杂交中稻肥效试验,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出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模型结果,结合当涂县大公圩地区的农业生产实际,建议其杂交中稻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纯N12kg/667m2、P2O54kg/667m2、K2O6kg/667m2。关键词圩区;杂交中稻;测土配方施肥中图分类号S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2-0199-02我国在肥料施用方面

2、存在偏施氮肥、轻视有机肥、施肥过量等问题,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成本,而且降低农产品品质,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1]。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效益,实现科学施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2]。当涂县大公圩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濒临长江,为典型的沿江圩区。当地水稻播种面积26535hm2,产量达2213117t。为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对皖南沿江圩区杂交中稻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指导,笔者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3],于2012年安排

3、在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科技示范户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2年5—9月在黄池镇西河村科技示范户的水稻田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成规则长方形,排灌溉条件优越,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质地为灰泥土,耕层厚度15cm左右,含有机质25.2mg/kg、全氮1.55g/kg、碱解氮148mg/kg、有效磷15.7mg/kg、速效钾98mg/kg,pH值6.8,旱涝保收,地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尿素(纯N46%)、普钙(P2O512%)、氯化钾(K2O60%)

4、;供试杂交水稻品种:丰两优1号。1.3试验设计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4水平,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2水平即推荐施肥水平(纯N13kg/666.67m2、P2O55kg/666.67m2、K2O7kg/666.67m2),1水平为2水平的0.5倍、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共1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4m×5m)。小区田埂高30cm、宽30cm,设排灌沟宽30cm、深40cm。氮肥与钾肥基追比为6∶4,即基肥60%、追肥40%;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除试验各处理肥

5、料水平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习惯。71.4调查与统计记载水稻各生长期生物学及经济性状。数据采用Excel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生物学性状分析通过对不同处理的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田间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氮肥的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处理1(N0P0K0)比处理6(N2P2K2)生育期要提早6d,同时无氮区及缺氮区叶色明显枯黄早衰生育期提前,而高氮区(N3P2K2)全生育期有所延长且叶色呈绿色。2.2经济性状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株高变幅为109.0~124.0cm,其中处理1(N0P0K0)

6、株高最低,为109.0cm,处理5(N2P1K2)和处理14(N2P1K1)株高最高,为124.0cm;每穴有效穗数变幅为7~14穗/穴,其中处理1最低,且明显少于其他处理,而其他处理变幅不大,说明氮素对水稻的分糵及有效穗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穗长变幅为21.0~26.0cm;千粒重26.9~28.9g,变幅不大。2.3产量结果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是氮肥,成为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各处理中处理6(N2P2K2)的产量最高,达609kg/666.677m2,最低

7、为处理1(N0P0K0)产量为458kg/666.67m2,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33~151kg/666.67m2,增幅为7.2%~33.0%。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通过增施氮磷钾肥料能够带来很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磷钾肥的增产效果不如氮素明显。由方差分析得出处理间F值为105.45>F0.01=2.94,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不同的氮、磷、钾处理水平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有明显差异。从而说明科学合理地调配氮、磷、钾施肥比例及水平对水稻的增产有重要意义。2.4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分析2.4.1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分析。根据

8、表1各处理的产量与施肥量,通过Excel运算分析,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所得氮(N)、磷(P2O5)、钾(K2O)三因素肥料效应方程为:Y=458.79+14.72X1+32.72X2+1.64X3-X12-2.38X22-0.11X32-0.12X1X2+1.08X1X3-2.46X2X3(Y—产量,X—肥料用量,X1—N,X2—P2O5,X3—K2O,单位为kg/666.67m2)。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7,标准误差为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