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治宣传知识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

ID:6013160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30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_第1页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_第2页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麻疹防治宣传知识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传染方式主要为空气气沫传播。一、病因和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较弱,不耐热,对日光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能耐干燥和冷冻。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鼻、咽、气管的分泌物及尿和血液中(特别是白细胞内)均含有病毒,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时借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播,而经污染的衣物、玩具、食具间接传染机会较少,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疫苗者均为易感者,一旦接触麻疹病人

2、,95%以上发病。麻疹感染后科获得持久免疫力。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二、临床表现1.典型麻疹(1)潜伏期一般为8至12日,亦有断至一周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2)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及眼结膜炎症,有发热、咳嗽、喷嚏、流涕、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并有浆液脓性分泌物。起病后第2~3天,约90%的患者有麻疹黏膜斑。(3)出疹期 约3~5天,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发热第3~4小时左右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出疹,渐及躯干及四肢,最后见于手心、足底。3天出齐,呈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疹与

3、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和糠麸状脱皮,出疹期热更高。全身浅表淋巴结与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有干湿罗音。 (4)恢复期皮疹有淡红转暗红,依出疹先后顺序消退。2.非典型麻疹(1)轻型麻疹前驱期较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不典型或不出现,皮疹稀疏,较少并发症。(2)无皮疹型麻疹 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患麻疹时不出现麻疹黏膜斑和皮疹,依据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3)重型麻疹 起病急骤,高热40度以上,可出现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休克性麻疹,此类患者病情危重,病程短,病死率高。(1)

4、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急起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多无麻疹黏膜斑,2~3天后出现皮疹,但从四肢远端开始, 渐及躯干及面部。皮疹为多型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等。(2)新生儿麻疹 胎儿出生前几天母亲患麻疹,出生的新生儿可患麻疹,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及密集的皮疹。3.并发症(1))支气管肺炎 继发细菌及其它病毒感染的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麻疹的过程的各个时期,也是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2)喉炎(3)心血管功能不全(4)脑炎四、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相对增多。2.病毒分离、

5、组织培养或荧光抗体技术。3.血清学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在出疹前两天到出疹后一天,鼻/眼/咽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检测可见多核巨细胞和脱落细胞中有麻疹病毒抗原。五、诊断标准1.为患过麻疹,无麻疹疫苗接种史。2.发热,伴有眼部症状(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及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流涕),发热第2~3天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3.起病72小时后,自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皮疹,自上而下蔓延全身。发热与出疹一致,皮疹出透后则体温下降,中毒症状减轻。4. 鼻、眼、咽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检测可见多核巨细胞和脱落细胞中有麻疹病毒

6、抗原。5.双份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中和、凝胶扩散试验等检查,效价递升4倍以上。具备第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明确诊断,具有第4项或第5项仅用于非典型疑难诊断。六、治疗治疗目前无抗麻疹病毒药物。1.一般护理(1)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隔离,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10天。(2)卧室经常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3)病人应卧床休息并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不应忌口。2.对症治疗(1)咳嗽者用镇咳祛痰剂,如氯化铵,止咳糖浆等,烦躁者可镇静。(

7、2)高热者宜多饮水,保证足够液体入量。(3)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3.并发症的治疗根据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抗生素无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故不宜滥用。七、预防1.对麻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出疹后的第五天即无传染性,若有并发症则延迟隔离至出疹后第十天。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于8月龄以上易感儿童,免疫力维持4~6年。2.管理传染源(1)隔离患者(2)易感者接触后检疫3.切断传播途径4.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1)主动免疫对未患过麻疹的易感者,应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2)别动免疫对体弱有病儿

8、和婴幼儿,未接受过麻疹预防者,于5天内给予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