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ID:6006149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普陀区初中2007年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论文浅谈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陀二中裘良慧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所以历史与社会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充分开发教材、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一、研发教师资源,构建平等、公正、新型的生命教育模式;二、挖掘课程资源,提升生命教育品质,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三、拓展社会、家庭、学校多元化的生命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键字:生命教育多元评价体系乡土化教学生

2、成性生命教育资源最初选择写这样一篇文章,是缘于教学中的一段小插曲。那是一节初二的历史与社会课,我正让同学观看一段关于“南京大屠杀”录像,当看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荷枪实弹,朝着一群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射击时,几个学生在底下发出这样的声音;杀得好,痛快!面对这些与爱国主义教育格格不入的不和谐音符,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作为历史老师的我心猛地抽紧了,突然间想起了鲁迅先生,他见中国人麻木不仁,毅然弃医从文,为的就是拯救那麻木的心灵。难道我们也碰到了当年鲁迅先生的困境?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是这样的结果,那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教育。新课程下的教师

3、,他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点体会和尝试。一、研发教师资源,构建平等、公正、新型的生命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禁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8普陀区初中2007年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论文实践证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对学生的影

4、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教师总是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上。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一个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美好的教师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美的吸引力、爱的感染力、无言的教育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生命,体验美好;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相反一个对生命不尊爱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学问再精深,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因此,在构建平等、公正、新型的生命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开

5、发自己的生命资源,关注自已的生命,创设和谐的生命形态,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其次教师还必须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树立知识与价值融合的历史课程观,在历史教学中要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让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平等、公正地关心、尊重、理解、爱护学生,使学生身心能和谐发展;同时能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尊重每个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次建构兼顾认

6、知、技能、情感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构建平等、公正、新型生命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是真正体现学生鲜明个体的重要一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都是与众不同的。前不久面向教师出炉的《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学科评价体系及操作》一书,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过去单一的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评价,而应建构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8普陀区初中2007年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论文评价的形式和方法可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形式宜多样化,可采用提问、作业、口试、笔试等形式,方

7、法可采用办故事会或辨论赛、做文摘卡、绘制历史题材的图画、编辑历史题材的小报或黑板报、编演历史剧、设计历史题材的软件、撰写历史考察报告或小论文等。摆脱过去单一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模式,实现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尽管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量可能增加,但对于学生的评价可能就更加合理科学了。学生不再只是教师成绩单上的几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了。二、挖掘课程资源,提升生命教育品质,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历史与社会课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担

8、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师要善于挖掘隐藏在课程中的精神财富,采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