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内心听觉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及培养方法【摘要】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音乐内心听觉并非为专业音乐家所独有,而为一般人(包括儿童)所共有。如果坚持进行训练,内心听觉的能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关键词】内心听觉培养方法音乐活动记忆力视唱练耳【正文】“内心听觉”是一种听觉能力,是不依照实在的声音印象而建立的音乐想象的能力,它是以听过的乐曲中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为依据的。“内心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音乐听觉功能之一,内心听觉的发达与否,决定着一个音乐家的内在的音乐想象力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音乐现象
2、。积极地与独立地利用想象力的可能性,是决定一个艺术家、音乐家的创作过程的重要条件。任何音乐创作都是以内心音乐听觉活动为依据的。音乐听觉的基本表现是外部的印象和内心的音乐听觉的结合,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密切的相互作用表现在边读谱边听音乐的过程中,因为,这时内心听觉似乎在前,它首先感觉到即将发出的音响。“内心听觉”本身有着各种程度的差别,较不发达的内心听觉经常依赖于外部听觉,而绝不能脱离外部听觉独立表现出来,这种内心听觉需要现实音响的经常支持。“内心听觉”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积极的和独立的能力。不难了解,发展与建立内心
3、听觉对作曲家来说,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一个作曲家,如果不借助于外部听觉而继续创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复杂的音乐作品时,就只能依靠过去从外部获得的音乐印象,即依靠内心听觉的积极活动来进行创作。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斯美塔那的歌剧《李布什》和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作品都是内心听觉活动积极性的表现。这两位作曲家停止了对外部音响的感受,但他们仍然能够利用已经积累的内心的音乐想象进行伟大的创作。一个音乐家每当构想出一首单声部或多声部乐曲的旋律时,都与内心听觉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笔录或口头分析你任意听来的一首乐曲,没有很好的内
4、心听觉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就成了视唱练耳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教学贯彻着视唱练耳教学的全过程。“内心听觉”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可训练的,作为教师的工作要细微耐心,要因材施教。内心听觉具备的程度是学生音乐素质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对于从事表演、作曲、音乐学研究以及师范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适用的。另外,我们知道,内心听觉尚有旋律性内心听觉与多声性内心听觉之分。旋律性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认识能力;多声性内心听觉是一种多声部的和声和复调音乐作品的想象认识能力。旋律性内心听觉的培养比较快,易于接
5、受和掌握。凡从事音乐创作及音乐演奏的绝大多数人通常都具备这种能力,而多声性内心听觉的培养相比之下比较弱。经常可能局限于根据歌词或凭记忆早先听到的某种多声部作品的内心想象力的范围内。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许多学生毫不费力地掌握了视唱单旋律的技能,尤其是在民乐及声乐专业的学生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旋律家”,但是,他们在获得多声部乐曲的视唱技能上都比较困难。这种多声听觉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和声技能的掌握,及其多声部音响效果了解的不够,理论上理解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旋律性听觉的同时,应逐渐将二部视唱及重唱等多声
6、部的视唱及听觉训练加进教学计划,以加速和加深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增进学生们的单声部旋律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了解了“内心听觉”之后,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呢?本人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归纳:第一阶段:关于默唱。应该认为,能够准确地、内在地想象出乐曲(即默唱)并能默默地读谱,才是内心听觉高度发达表现。对早已听过的旋律进行内心默唱,应与音乐理解和记忆的培养训练,同时进行。在确信学生已正确地理解之后,就应凭记忆来唱旋律。开始是大声唱,然后是低声唱,最后完全是小声唱,再以后就是闭上口唱,然后是内心默唱,可有多种多样的练
7、习方法。在培养内心默唱时,出声地打着拍子是活跃音乐记忆,集中学生听觉注意力的一种因素。在内心默唱熟悉的乐曲技能时,首先选择节奏慢的,而后再选择节奏快的易于上口的旋律。培养内心默唱必须在视唱练耳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因为这种技能是提高音乐听觉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巩固和进一步加强学生在专业或理论课堂上所获得的听觉技能,必须承认,很好地掌握这一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有益的。第二阶段:关于记忆力。音乐记忆力是将从外部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时间地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音乐记忆力是音乐想象力再现的源泉,有意识的内心回忆音乐
8、的能力只有具备凭听觉,而不看乐谱来判断各种音乐现象的技能时,才可能是高明的。记忆力的内容是已有的外部音乐现象的综合反映。对于新的音乐现象的概括力正如内心听觉使音乐想象力再现一样,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已有的音乐经验的多寡和性质,也取决于某人对该乐曲所采取的态度。开始培养这种技能时应让学生特别注意音乐的某些性能。如作品的调性、调式、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