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94981
大小:35.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30
《晶体光学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晶体光学名词解释自然光:指直接由光源发出的光,光波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作任何方向等振幅的振动偏光:自然光经过反射、折射、双折射或选择性吸收等作用后,可以转变为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波,称为偏振光或偏光均质体:具各向同性的介质、其光学性质不随方向发生变化非均质体:一切具有双折射特征的介质称为光性非均质体。偏光化:当光波射入非均质体后,除特殊方向以外被分解成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偏光的现象双折射:两种不同方向偏光的速度不等,导致折射率不等。双折射率:两种偏光折射率的差值,简称双折率。光轴:光波沿非均质体
2、的特殊方向射入时不发生双折射,也不改变入射光的振动方向,这种特殊方向称为光轴(“OA”)。光率体:是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光学法线:通过光率体中心而垂直光轴面的方向称光学法线,光学法线与主轴Nm轴一致。光轴面法线方向永远是Nm。光轴角:两个光轴之间所夹的锐角称光轴角,以符号“2V”表示。光性方位: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性方位。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解理缝:解理在薄片中表现为一些相互平行的细缝,称解理缝。解理
3、夹角:两组解理的夹角。多色性与吸收性:非均质体矿物对光波的选择吸收和吸收总强度是随方向而异。矿片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多色性;颜色深浅变化的现象称为吸收性。矿物的边缘:岩石薄片中,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可以看到一条比较黑暗的界限,称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矿物边缘附近常见到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升降物台,亮线发生移动,这条亮线称贝克线。贝克线移动规律:下降物台,贝克线向折射率大的方向移动;上升物台,贝克线向折射率小的方向移动。糙面:在单偏光下观察不同矿物的表面时,可看到某些矿物表面显得较为粗糙呈麻点状,好象粗糙皮革,这种
4、现象称为糙面突起:薄片中有的矿物表面显得高,有的显得低,这种表面似乎高低不平的现象称为矿物的突起闪突起:在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矿物突起高低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闪突起消光:矿片在正交下呈现黑暗的现象,称为消光现象全消光:旋转载物台一周(360°)过程中,矿片的消光现象不改变,故称为全消光消光位: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切面以外的任何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称为消光位。干涉作用:当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与AA、PP斜交时,不在消光位,则将发生干涉作用补色法则:同名半径平行,干涉色升高;异名半径平行之差,干涉
5、色降低。消色:当异名半径平行时,如果总光程差等于零,那么矿片就会变成灰黑色,此现象是消色。常用的补色器:⑴石膏试板(λ)⑵云母试板(1/4λ)⑶石英楔消光类型:根据矿物消光时,矿物的解理缝、双晶缝及晶面迹线与目镜十三种消光类型:平行消光斜消光对称消光消光角:光率体椭圆半径与解理缝、双晶缝及晶面迹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消光角。正延性:长条状矿物切面,其延长方向或解理缝方向与光率体椭圆长半径Ng或Ng′平行或其夹角小于45°负延性:长条状矿物切面,其延长方向或解理缝方向与光率体椭圆短半径Np或Np′平行或其夹角小于45°注:当
6、两者的夹角为45°时,延性可正可负。干涉图:在种锥光镜下,锥形偏光束中,各个不同方向的入射偏光通过矿片后到达上偏光镜所产生的消光和干涉现象的总和,构成了各式各样的特殊干涉图形,称为干涉图。轮廓:在单偏光系统下,两个不同折射率介质的接触处往往会出现一条暗色条带,对于矿物颗粒而言,该条带总是沿矿物矿物颗粒边缘分布而呈封闭状,即构成矿物轮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