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940101
大小:6.15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11-28
《门窗复习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门窗1、平开窗…............................PC(a、外平开)2、平开窗…............................PC(b、内平开)3、上悬窗…............................SXC(仅用于外开)4、下悬窗…............................XXC(仅用于内开,一般和内平开配合使用)5、中悬窗…............................ZXC6、内开内倒窗(平开下悬)…............................PXC7、立转窗….................
2、...........LZC8、折叠平开…............................ZP(仅用于内开,一般都是门)9、推拉…............................ZP(分为2扇、3扇、4扇)(单轨、双轨、三轨)10、提拉…............................TLC二、门窗用铝型材2.1铝型材品牌(2012年9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开展的中国建筑铝型材二十强企业评审结果排名)2.1.01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并列) 2.1.02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1.03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 2.1
3、.04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 2.1.05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2.1.06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2.1.07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2.1.08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 2.1.09苏州罗普斯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1.10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1.11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2.1.12广东伟业铝厂有限公司 2.1.13肇庆亚洲铝厂有限公司2.1.14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 2.1.15浙江栋梁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2.1.16力尔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1.17铭帝铝业有限公司 2.1.18广东银一百创新铝业有限公司 2.1.1
4、9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 2.1.20四川广汉三星铝业有限公司2.2.1非隔热断桥铝材(单腔铝型材)单一腔体,保温隔热性能差,过时 2.2.2隔热断桥铝型材(穿条隔热)a通过增强尼龙隔条PA66将铝合金型材分为内外两部分,阻隔了铝的热传导.增强尼龙隔条的材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耐久性b穿条要开两模,穿条出开齿、穿条、压条多部工序。2.2门窗用铝材分类2.2.3隔热断桥铝型材(注胶隔热)a首先,在门窗或幕墙的铝型材上设计一个隔热槽b将双组分聚氨酯隔热胶注到隔热槽中c隔热胶快速反应生成坚固的聚合物后,将隔热槽底部的临时桥切除,铝门窗幕墙型材被隔热
5、胶分为内外两个部门,达到阻断热量交换的目的。2.2.4铝型材对比a无论是强度,保温性,隔热性,装饰效果等等,隔热断桥铝型材远远优于单腔铝型材b聚氨酯注胶式复合铝型材的强度大于尼龙66。由于聚氨酯浇注到铝型材的隔热槽内固化形成隔热桥是聚氨酯与铝合金粘合为一体的过程,所以铝材的强度高。穿条式复合铝型材是把隔热条穿到两块铝型材的工艺槽内,再经过辊压使之成为一体。辊压的过程使得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应力使型材的整体强度变差c型材设计:注胶明显穿优于条,开模少且可加工一些特殊造型的门窗幕墙结构,隔热胶在拉弯时不易变形,隔热条受力不均匀时容易出现脱槽现象d隔热性能
6、:注胶优于穿条。e密封防水性能:注胶明显优于穿条。注胶完全密封而穿条是铝材通过施压造成塑性变形同隔热条结合难保不会有间隙。▪目前市场份额较大的隔热门窗型材是穿条型材,而注胶式型材由于以前进口聚氨酯注胶设备及聚氨酯胶价格较贵,使得注胶式隔热门窗的成本较高,致使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只能在一些高档窗及出口型材应用。目前由国内自主研发最新的注胶设备和聚氨酯胶在性能上已达到国外进口产品水平,价格却便宜很多,浇注出的型材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正式颁布实行的隔热铝型材标准。电泳粉末喷涂氟碳喷涂阳极氧化木纹转印等2.3.1电泳外观华丽,光泽度高,漆膜易被划伤,日本使用较多2.3门窗用铝材
7、表面处理方式2.3.2粉末喷涂粉沫喷涂的特点:喷涂设备有手工的,有自动吊挂式、施工简单、涂层厚度为30微米以上,抗冲击,耐磨擦,防腐蚀,耐候性等均好,涂料价格适中,现在市场份额最大。粉沫喷涂最大弱点是怕太阳紫外线照射,长期照射会造成自然退色,铝板向阳面和非向阳面几年后色差明显,一般为2-5年左右会产生明显色差2.3.3氟碳喷涂属于高档次喷涂价格较高,但由于其优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建筑业及用户的重视和青睐。氟碳喷涂具有优异的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