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

ID:598281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_第1页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_第2页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_第3页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_第4页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谈  摘要: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典型特征决定了在风电场建设与平坦地形地区风电场有所不同。文章针对高海拔山地风电场论述了其宏观选址、风能资源评估技术等方面的重点及特点,总结了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宏观选址、风能资源评估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图分类号:TM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106-031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特点国内高海拔山地风电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及西藏地区,根据该地区大量工程实例统计分析,风电场的平均海拔在2500m以上,主要呈现以下特

2、征:(1)地形复杂,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变化较大,山区气象站测风资料一般难以反映场地的资源情况。(2)进场道路及场内道路条件差,现有道路条件基本无法满足风电场重大设备尤其是叶片的运输要求。(3)风电场一般分布在西南的老少边穷的山区,经济基础差,距离负荷中心较远,电网较为薄弱,接入系统条件较差。8(4)风电场开发区域一般较小,基本属于分散式开发,很难形成大规模的风电基地。(5)风电场不可避免地存在矿产压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制约风电场开发的敏感对象。因此,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上述典型特征决定了在风电场宏观选址、资源评估、机型选择、微观选址方面与平坦

3、地形地区风电场有所不同,笔者就风电场宏观选址、资源评价内容做一些探讨。2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宏观选址及测风塔选址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风速受地形的影响较大,如迎风面和背风面差距很大,即使同样位于迎风面的地方,因风速受地形加速,根据伯努利效应,山腰及山脊的风速差别都相当大,甚至相差2倍以上。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场址一般分布在山脊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根据对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选址的总结及探讨,对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宏观选址提出以下看法:(1)室内研究。对区域的风能资源、地形地貌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区域的风资源分布可综合区域大尺度的风资源分布图及相关气

4、象机构的研究成果;风电场的地形、地貌的研究可通过地形图及高清影像图,尤其是要重点研究与地区气流主活动方向垂直或者夹角较大的连续突出的山脊。通过室内研究,可以初步确定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的潜在区域。8(2)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是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选址的重点,主要考察以下五点:①风能资源情况:因山区地区气象站设立地点基本位于山区的平坦地区,如平坝或者山谷,气象站实测风速一般较小,风电场潜在开发区域基本无观测资料,因此需通过现场考察等技术手段了解其可能的资源情况。主要考察地物的变化情况,包括地表物质的堆积、植物永久变形现象,尤其是植物的永久变形情况是判别当地风速高

5、低和主风向的难能可贵的重要标志,应作为风电场选址的重要依据。②进场和场内道路的情况。③场址接入系统的情况。④场址是否涉及矿产压覆,自然保护区、军事保护区等制约风电场开发的敏感因素及其分布范围。⑤其他建设条件,如地质条件、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的来源等。很多项目业主往往着重于现场风能资源的考察,而容易忽视②~④等关键因素,导致选址失败或项目与预期目标偏离。尤其是因素③、④往往决定了风电场的建设范围及规模。而因素②往往决定了风电机组的选型,并影响了风电场的建设成本,在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工程实例中,因本身进不去或者道路改扩建成本高而导致风电场选址失败的例子也时有

6、发生。8(3)“开发范围初步确定及测风塔布设”,在收集现场资料后,确定风电场的初步开发范围,即有效开发区域。针对有效的风电场开发区域进行机位的初步排布,根据排布情况初步拟定测风塔设立方案。一般而言,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速因受地形的影响变化较大,为准确反应山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测风塔的站网控制密度不宜过稀,一般单个测风塔的控制范围以3~5km之间为宜,测风塔设立要有代表性,尽量布置在机群的中心位置,不能设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总体而言,在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宏观选址方面,开发范围及开发规模的初步确定是关键,尤其要注意进场道路、接入系统及

7、制约风电场开发的敏感因素的调查,所谓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开发实践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就是指进场道路及接入系统的调查与提前研究。3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评价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中,主要重视参证气象站的选择及数据订正等重点内容的分析:3.1参证气象站的选择对参证气象站的选择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选择距离风电场最近的气象站或者风电场所在行政区域的气象站为参证站。其实不然,参证气象站首先要求与风电场8区域大气候环境一致,由于山区气象站一般设立于平坝或者山谷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受经济活动的影响,气象站观测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参证

8、站时应选多个备用站比较分析,宜选择与风电场大气候环境、主导风向与风电场主导风向基本一致,观测环境较为完整的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