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

ID:59826577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5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_第1页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_第2页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_第3页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土壤野外教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土壤的分布、分类、形成条件、剖面特点及改良利用措施。使同学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地观察和动手能力,并对主要土壤类型的性状特征及改良利用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土壤问题打下基础。1.实习目的: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了解方山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2.仪器设备和试剂:2.1仪器:土铲、剖面刀、瓷盘、卷尺、广泛试纸、土壤标本、土样袋、海拔仪、望远镜、罗盘、调查表。2.2试剂:1:3HCl、酚酞指

2、示剂、蒸馏水。3.实习方法:3.1剖面点的选择:根据调查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应具有代表性,避免选在沟边、渠边、村庄旁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首先观察该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植被、成土母质、农业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等,然后挖掘剖面。3.2剖面挖掘与修整:剖面的大小要根据调查的目的而定。剖面坑一般长1.5m,宽1.0m深度要看具体情况和研究目的而定,一般要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即可。剖面坑的一端要求向阳,要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而另一端要做成阶梯,以便下坑观察。挖掘时要注意,应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应堆土,观察完毕后,应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

3、观察面上注意不能践踏。剖面修整:土坑挖好后,留出垂直断面,用剖面刀自上而下轻轻拨落表面土块,以便露出自然结构面,整修剖面时,可保留一部分铲平的壁面,作为划分层次之用。3.3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剖面时,一般要先在远处看,这样容易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然后走近仔细观察,并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根系分布、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以厘米计)应特别注意耕作层的深度,特殊层次或障碍层次出现的深度、厚度和危害程度,以及地下水位深度的记载。丘陵、山地土壤要记录底部半风化母质及母岩的层位。最后可在记

4、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显示其主要特点。3.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在记录剖面特征前,应先记录环境条件(记载项目见附表),然后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描述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载项目如下:(1)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形态中最易觉察的一种,从颜色可以大致了解土壤的肥力高低、土壤发育的程度和土壤中的物质组成。观察时要分清主色和次色。描述时主色在后,次色在前。如灰棕色,以棕色为主带有灰色,如需要可在前面加修饰词。如淡灰棕色。表1.土壤颜色的来源和存在的土层代号名称成分存在的土层相近的颜色1黑腐殖质、碳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潜育土的A层碱土AB层灰黑、暗灰2灰1+3灰色森林土、白浆土的表

5、层浅灰色、淡灰色3白高岭土SiO2、CaCO3、CaSO4白浆层、灰化层、脱碱层、钙积层灰白4黄含水氧化铁黄壤、黄土性物质和许多土壤的B层浅黄5红氧化铁(Fe2O3)红壤B层橙红、红棕6栗1+5栗土及褐色土各层褐色7棕1+4+5棕壤的B层黄棕8灰棕2+7灰色森林土、棕壤及栗土冲积土表层棕灰9暗棕1+7棕壤、黑钙土及生草灰化土表层棕黑10青灰Fe+++3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潜育层灰绿灰色鉴别土壤颜色要分主、次色。如灰褐色表示褐色为主,灰色为次。并注明占优势的颜色和斑杂的颜色。土壤湿时色深,干时色浅;土壤质地粗时色浅,细时色深;有结构的色深,粉碎后色浅;光线强弱反应的色也不一

6、致,在观察时要注意这些问题,尽力做到标准统一。(2)质地:见质地简易测定法一手测法。表2.常见土壤结构性状表质地名称质地特征干试砂土不能成片不成土块砂壤土勉强可成薄而极短的片状轻压即碎轻壤土可成不超过1厘米的短片相当于火柴棒力压断中壤土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较难压碎重壤土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有弱的反光很难压碎粘土可成较长的薄片,有强的反光(3)结构:一般常见土壤结构有:、块状结构:长,宽、高基本相等,可分块状(直径>1-2cm)和碎块状(直径<1-2cm),两种结构。B、片状结构:土块向水平轴发展,呈片状厚度在0.1-0.3cm。C、核状结构:为三向发展,

7、边角不明显,大小在1-3cm的结构体,一般较竖硬。D、柱状和棱柱状结构:土块沿垂直轴发展,如无棱角为柱状结构,有棱面且棱角分明则为棱柱状结构。E、团粒结构:土粒疏松,表面光滑,颜色均一,大小在0.25cm的土粒。F、单粒状结构:土粒未经粘结、团聚,土粒分散,只表现土粒性状。表3.常见土壤结构性状表类别结构特征农业性状备注粒状近圆形,表面较圆滑良好耕层和黑土层团块状较大、近圆形表面粗糙良好耕层和黑土层核状棱角明显、近方向表面,有光泽坚实、扎不下根淀积层片状水平分布如片通透性差白浆层、脱硅层鳞片状成片、但不呈水平不良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