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21241
大小:5.4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11-25
《走出人际孤岛——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讲课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出人际孤岛——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戴尔·卡耐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为什么我们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如果与外界隔绝,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感觉剥夺现象相识是缘分——人际交往概述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人际关系指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表现为亲近、疏远、友好、敌对等人
2、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爱与归属等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1)人的生存需要交往。人是社会动物。(2)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3)有助于大学生的信息沟通,提高学习效率。人际交往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信息沟通,人与人交往实际上就是交流信息的过程。(4)人的心理健康需要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2.依赖性减弱,自主性增强3.封闭性减弱,开放性增强4.单一性减弱,多样化增强1.自然性减弱,社会性增强6.合作性减弱,竞争性增强5.等级性减弱,平等性增强7.服务意识减弱
3、,功利意识增强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印象”也是先入为主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效应”。指第一次交往中形成的印象对以后的交往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即心理学上所讲的前摄作用。《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第一印象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从“额满,暂不雇佣”到破格录用的神奇转变心理实验:设计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
4、描写成一个活波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女孩打招呼等;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78/18)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1.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2.讲信用,守时间3.仪表、举止得体4.微笑待人,不卑不亢5.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一见钟情(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所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所谓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对第一次交往的人,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相对熟悉和久违的人来说,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则更
5、大一些。(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是指人们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他在其他方面未被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通俗的讲,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它常常会妨碍我们全面的观察、认识和评价人或事物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四)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即笼统地把人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加以认识的心理现象。由于人们所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职业的不同,人们对一定类型的人(如同地缘、同职业的人群)有一种沿袭已久的固定看法,而这种看法往往积淀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并用于判断、评价具体人的人格特征。(四)
6、刻板效应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五)自我投射效应自我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具有的某些特征加到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倾向。点击图片观看flash◆指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彼此的美好。我们都需要一定的“距离”交际中的距离学问1.亲密距离(0~44厘米)2.个人距离(46~122厘米)3.社交距离(1.2~3.7
7、米)4.公众距离(3.7~7.6米)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搭建连通你我他的桥——五项原则、七个技巧、及26条处事小节(一)人际交往五原则1.平等尊重原则交往中的平等原则表现为交往的各个方面都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相互爱护。渴望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尊重他人,时时让他人感到重要,是成功交往的重要法则。2.相容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
8、己。3.互利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