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18660
大小:14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1-25
《课堂用物象备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用物象咏山泉 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11山东)这首诗塑造的山泉,既有得天地声色之美,也有满涧平池之能,还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以山泉自喻,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怀。早 梅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
2、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但早梅依然傲放,可见其坚韧耐寒。“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的品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简要分析石灰的艺术形象。本诗展现了石灰不怕困难、不畏牺牲、保持清白的形象。全诗写了石灰的四个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
3、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①向春尽,所得是沾衣②。[注解]①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双关意。②沾衣:双关。既指花零落飘飞沾人衣,又指惜花人观落花伤感而泪落沾衣。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首联直接写落花。上句叙事,下句写景。落花虽早有,客在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诗人孤寂惆怅之情顿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怜的情思,用
4、语巧妙。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颈联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写出了诗人面对落花的痴情和执着。尾联语意双关。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而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感
5、慨无限的人生际遇。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王安石描绘的孤桐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五弦琴”实际是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家语•辨乐解》中说到的虞舜弹五弦琴唱《南风》诗,其意为南风多么和畅啊,它会消除百姓的怨恨。另一个是《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地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从火里抢出一根桐木,用它做了一把琴,因琴尾部的木材被烧焦,故称焦尾琴,琴声特别优美。这两个故事,透露出孤桐的内在气质、品格
6、。由桐及人,可以知道,这首诗中蕴含的深厚意义,即在诗人身上寄寓的高尚人格、正义的革新理想和高尚的情怀。正直向上,高大挺拔;坚强不屈;无私奉献政治清明时期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咏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说说者为什么要写”孤鸿”“翔鸟”?借物抒情。想象他们为所见而忧思、伤心,抒发内心忧伤苦闷之情。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诗歌表
7、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这首诗采用
8、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著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似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这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著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从整体来讲,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诗人咏菊却通篇不见一个菊字,但字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