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

ID:59818226

大小:903.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1-25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_第1页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_第2页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_第3页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_第4页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8改教学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件8改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三章听觉心理学第四章视觉心理学第五章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第六章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环境中的应用第八章交际空间心理学第九章行为环境心理学第十章数字环境生态心理学家巴克认为社会环境也是一种特定的物质环境,它与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社会环境可称“行为场所”,(BeheviorSetting),它是分析人为环境与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这就为研究特定场所的心理行为规律和心理活动要求的特定场所两个方面提供了研究分析上的依

2、据。第八章交际空间心理学第一节交际与空间一、人际交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地域联系、政治结盟、生活互助等,同时也存在着感情上的相互联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所谓人际关系,这里指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体所形成的对其它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相互作用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于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信息的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人际关系包含有3个相互联系的成分:(1)动作成分;(2)情感成分;(3)认识成分。(一)人际关系的分类1.按照人们的

3、需求分类美国心理学家舒兹(WG.Scutz)把人际关系分为3类:(1)包容需求型,指有相互交往和维持关系的愿望。人际反应的特质为交往、沟通、融和、相属、参与等;(2)控制需求型,通过权力和权威,与他人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关系;(3)情感需求型,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2.按照形成基础分类(1)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2)以地缘和机缘为基础;(3)以业缘和趣缘为基础,而形成良好的人缘。以相互接触的人数考虑,可分为:(1)两人之间;(2)个体和集体;(3)个人和组织机构。3.按照相互吸引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分类(1)相似型吸引

4、(2)接近型吸引(3)报偿型吸引(4)相悦型吸引(5)相补型吸引(6)仪表性吸引(7)两性吸引4.按交往深度和关系性质划分可分为隔离阶段、神交阶段、旁观阶段、互感阶段、合作阶段、凝聚阶段和团队阶段,或者分为觉察阶段、表面接触阶段和亲密互惠阶段(包括合作水平、亲密水平和知交水平。(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都需要交往,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从四度来考察:1.向度可即交往的方向性。2.广度即交往范围。3.深度即密切程度。4.适度度是事物质和量的规定,也就是要掌握尺度。一般认为,人际关系原则应包括:(1)有用性;(2)长远性;(3

5、)层次性;(4)现实性;(5)稳定性;(6)弛张性;(7)诚实性;(8)平衡性;(9)律己性;(10)利他性;(11)社会契约性等。人际关系理论可以有3种模式:(1)等级模式,如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那样;(2)大同模式,如东方哲人们设计的那样;(3)契约模式,如现代社会实行的那样。(三)居住环境与人的交往居住行为主要分4种类型:(1)基本行为,生理行为,属第一生活范畴;(2)家务行为,以保证基本行为的实施(3)文化行为,学习,会议;(4)社会行为,如邻里交往,里弄会议,外出购物等。二、人的空间分类1.行为空间这种空间对人们具有一

6、定的普适性,无论儿童、中年、老年人都能在其中自由行动,有时也形成行为场。2.社会空间这种空间具有社会功能,如天安门广场3.象征空间这种空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具有宗教意义和娱乐意义的空间,例如教堂前和卡拉OK舞厅内。4.心理空间是人们主观想象、联想及幻想形成的空间。5.文化空间这是人们认同的文化与其表征的空间。三、动物和人类的领域性(一)动物的领域性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一种占有领域的本性。所谓领域或领地,就是某一动物在一段时间内占有一定范围,防止其他同类或异类入侵的地区。1.亲密距离和搏击距离2.逃亡距离和群体距离3

7、.个体距离或警戒距离4.社会距离或随意距离(二)人类的领域性人类具有动物性,由动物的领域性很容易推想到人类的领域性,而人类具有社会性,因此人类的领域性必然与动物的领域性有本质的不同。在不同的场合达到不同的距离时,人们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和相应的举动,维持自身情绪的稳定和自身的安全。人的领域性无疑带有生物性的一面,并在3个水平上反映出这种特点;(1)在生物本性的基础水平上;(2)在有机体的生理水平上;(3)在内部文化层次水平上。四、交际空间模式心理学家萨姆由对动物的观察发现,人们随身携带着一个“神秘的气泡”,即“个人空间”,它是人

8、们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范围,或称“身体缓冲区”在心理水平上,个人空间至少具备下列4种功能:1.保护功能2.传递功能3.转换功能4.提高功能第二节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一)场合不同使个人空间的大小不同(二)文化背景不同使距离有所变化(三)年龄不同则人际距离不同(四)个人空间的方向与大小(五)个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