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85920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4
《部编版坐井观天优秀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理解“无边无际的”的意思,并会用其练习说话。2、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3、能分角色扮演《坐井观天》,理解其寓意: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看问题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看待事情要全面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导入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2《坐井观天》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齐读课题。2、揭示课题:谁能说说观的意思。如:观赏、观看,从这些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观”有看的意思,那“坐
2、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着天。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1、学生反馈。(板书:争论天的大小)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出示图片)2、出示一句话: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井沿”什么是井沿?(井口的边)那床的边叫(),碗的边叫(),帽子的边叫()。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
3、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你们再次仔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的对话。2、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②指导朗读。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从我们学校到县一个来回里大约五十公里,那一百多里相当于从学校到县里来回两趟,远不远?)学习第二次对话:师: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看看小鸟和青蛙又说了什么?(谁来读?) (1)、“大话”什么是大话?也就是我们平
4、时说的“吹牛”。那你们说过大话吗?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提出质疑: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 (2)、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天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什么是无边无际?出示图片练说:我们可以想象: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教师引读: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出示图片)——(大海)无边无际、(草原)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呢!(先个读老师指导再来分男女赛读这句
5、话)学习第三次对话: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谁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第三次是带着什么样的笑说的? (1)、谁来读一读,真不错,青蛙为什么笑了?它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他是多么的愚蠢啊!让我们来读一读。师:小鸟为什么笑了?是啊!小鸟见识多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它的看法,让我们来读一读。通过“纸筒看黑板”游戏,让学生站在青蛙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觉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
6、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师:通过纸筒,告诉老师你们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小小的)现在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块完整的黑板)师: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角度不同看到的范围就不同了。所以站在青蛙那个角度,才会以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2)、师:既然我们都知道是青蛙错了,那要怎样才能让自以为是的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跳出来眼见为实,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3)、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它会看到什么?它自己对小鸟说些什么?(生练说)师:小朋友们的想
7、象真丰富,相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第三次对话。(4)、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还自以为是。)(5)正如“登鹳雀楼”的一句千古名句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PT出示)四、整合旧知,拓展课外(6)、出示成语——“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你从这篇寓言故事中演变出来的,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2、老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
8、人不要做一个井底之蛙。3、作业: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8坐井观天青蛙(贴图)只有井口大(见识少)天有多大?小鸟(贴图)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