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8201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30
《大黄在《金匮要略医案精讲》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黄在《金匮要略医案精讲》中的应用大黄作为一位重要的中药,在诸多方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药用作用,其中,在我们的《金匮要略医案精讲》中的诸多方子中也有所体现:1大黄在“大黄蛰虫丸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瘕: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方中大黄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与蛰虫共为君药。方中君以大黄,是听令以将军矣。方中大黄用量十分,7、5克,蒸大黄。2、大黄在“鳖甲煎丸”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有块,结为疟母,以及癥瘕积聚。大黄具有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症
2、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故本方中,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癥,能泄血闭,赤消软坚。方中大黄用量二分。3、大黄在“厚朴七物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太阳中风证与阳明热证相兼:腹满,腹痛,大便硬,或不大便,饮食尚可,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数。浊气不降,腑气不行,则大便硬或不大便。其治当解肌散邪,清调肠胃,然则营卫调和,阳明通降有序。故用大黄泻热通便,通降浊气。方中大黄用量三两,9克。4、大黄在“大黄附子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立
3、温阳通便之法。大黄具有苦寒之性,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为君药。方中大黄用量三两,即9克。5、大黄在“己椒苈黄丸”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而大黄具有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所以在本方中,用少量的大黄来泻热通便。方中大黄用量一两,3克。6、大黄在“大黄硝石汤”中的应用大本方的主治证是湿热夹瘀疸证:脘腹满痞,胁痛不移,身目发黄,小便黄赤而少,汗自出,舌质红或紫或暗有瘀点,苔黄,脉涩或弦。大黄具有泻热通便的功效,又因其苦寒之性而入肝、胆两经,
4、故方中大黄泻肝胆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去。方中大黄用量四两,12克。7、大黄“泻心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故本方中用大黄清泄血分实热,釜底抽薪,并有去瘀生新之效。方中大黄用量为二两,6克。8、大黄在“大黄甘草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故用大黄清热泻火降逆,攻下通腑,通达下行。方中大黄用量
5、四两,12克。若以阳明大肠热结为主,煎煮大黄应后下;如以阳明胃热为主,煎煮大黄不后下。9.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故用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方中大黄用量四两,12克,酒大黄。10、大黄在“下瘀血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症块等。血之干燥凝着者,非润燥荡涤不能去也,芍药、枳实不能治,须用大黄荡逐之。故方中用大黄荡逐瘀血。方中大黄用量二两,6克。11、大黄
6、在“大黄甘遂汤”中的应用本方的主治证是胞宫水血证:(妇人)少腹满痛膨大如敦状,小便难,口不渴,或产后瘀血不去,恶露不尽,舌紫或暗,脉涩或脉沉。故用大黄活血化瘀,攻下瘀血。方中大黄用量四两,12克。故大黄在《金匮要略医案精选》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