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65865
大小:297.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3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5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测量固体的线胀系数,实验上归结为测量在某一问题范围内固体的相对伸长量。此相对伸长量的测量与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一样,有光杠杆、测微螺旋和千分表等方法。而加热固体办法,也有通入蒸气法和电热法。一般认为,用电热丝同电加热,用千分表测量相对伸长量,是比较经济又准确可靠的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千分表法测量金属杆长度的微小变化。2.测量金属杆的线膨胀系数。二、实验原理一般固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这就是固体的热膨胀。设物体的温度改变t时,其长度改变量为L,如果t足够小,则t与L成正比,并且也与物体原长L成正
2、比,因此有LLt(1)式(1)中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膨胀系数,其物理意义是温度每升高1℃时物体的伸长量与它在0℃时长度之比。设在温度为0℃时,固体的长度为L0,当温度升高为t℃时,其长度为Lt,则有即LtL0(1t)(2)如果金属杆在温度为t1,t2时,其长度分别为L1,L2,则可写出L1L0(1t1)(3)L2L0(1t2)(4)将式(3)代入式(4),又因L1与L2非常接近,所以,L2/L11,于是可得到如下结果:L2L1(t2L1t1)(5)由式(5),测得L1,L2,t1和t2,就可求得值。三、仪器介绍
3、(一)加热箱的结构和使用要求1.结构如图5-1。2.使用要求(1)被测物体控制于8400mm尺寸;(2)整体要求平稳,因伸长量极小,故仪器不应有振动;(3)千分表安装须适当固定(以表头无转动为准)且与被测物体有良好的接触(读数在(4)0.2~0.3mm处较为适宜,然后再转动表壳校零);(1)被测物体与千分表探头需保持在同一直线。(二)恒温控制仪使用说明面板操作简图,如图5-2所示。图5-21.当电源接通时,面板上数字显示为FdHc,表示仪器的公司符号,然后即刻自动转向AXX.X表示当时传感器温度,即t1。再自动转为b.(表示等待设定温度
4、)。2.按升温键,数字即由零逐渐增大至实验者所选的设定值,最高可选80℃.3.如果数字显示值高于实验者所设定的温度值,可按降温键,直至达到设定值。4.当数字达到设定值时,即可按确定键,开始对样品加热,同时指示灯会闪亮,发光频闪与加热速率成正比。5.确定键的另一用途是可作选择键,可选择观察当时的温度值和先前设定值。6.实验者如果需要改变设定值可按复位键,重新设置。四、实验步骤1.接通电加热器与温控仪输入输出接口和温度传感器的航空插头。2.测出金属杆的长度接触。L1(本实验使用的金属杆的长度为400mm),使其一端与隔热顶尖紧密3.调节千
5、分表带绝热头的测量杆,使其刚好与金属杆的自由端接触,记下此时千分表的读数n1。4.接通恒温控制仪的电源,先设定需要加热的值为30℃,按确定键开始加热,在达到设定温度后降温至室温,降温时也应读数。注视恒温控制仪,每隔3℃读一次读数,同时读出千分表的示数,将相应的读数t2,t3,⋯,tn,n2,n3,⋯,nn,n2,n3,⋯,nn,n2,n3,⋯,nn记在表格里。(其中nn=(nn+nn)/2)5.显然,金属杆各时刻上升的温度是t2-t1,t3-t1,⋯,tn-t1,相应的伸长量是n2-n1,n3-n1,⋯,nn-n1,则式(5)可
6、表示为nnn1=即nnL1(tnn1t1)n(6)L1(tnt1)L1t由此可知,线膨胀系数是以nn-n1为纵坐标、以tn-t1为横坐标的实验曲线的斜率。把各测量值填入下表,作nn-n1与tn-t1的曲线(即n与t曲线),先算出L1,再求出。另外还可根据式(6)来计算出。因为长度的测量是连续进行的,故用逐差法对n进行处理。五、实验数据Tn/℃Nn/mm六、数据处理1.图像法根据实验数据作出n与t曲线如下图所示因2R0.9991,故数据正相关相关性很高。可得L1=0.0046mm/℃,又因求得L1=400mm0.004
7、6L12.逐差法0.00464001.15105/℃同理求得t20,tA0根据查得的tB0.2℃求出ut根据式(6),则n51.15910/℃ntL1tu(ulnrn)2u2(lnt)2u2,其中lnn1,ln1ntt代入数据求得ur3.16104u(1.1591053.6623109)/℃则(1.1591053.6623109)/℃七、误差分析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几乎一致,而逐差法中ur许范围内。3.16104,数量级很小。故而误差在允产生误差的原因:1.在读取数据时的读数误差。2.仪器本身存在
8、的误差。八、注意事项1.在测量过程中,整个系统应保持稳定,不能碰撞。2.读取tn,nn数据时,特别是读取nn时,一定要迅速。九、试验总结1.本次实验原理简单,操作也并不复杂。但是在给铝棒加热以及降温过程中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