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

ID:59739917

大小:67.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利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重点)2.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重点)3.在复杂的图形中进行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和探索.(难点)一、情境导入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①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做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类型一】利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试说明

2、:△ABC≌△DEF.解析:已知△ABC与△DEF两边相等,通过BE=CF可得BC=EF,即可根据“SSS”判定△ABC≌△DEF.BC=EF,解:∵BE=CF,∴BE+EC=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ABC≌AC=DF,△DEF(SSS).方法总结: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5题【类型二】“SSS”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进行证明如图所示,△ABC是一个风筝架,AB=AC,AD是连接点A

3、与BC中点D的支架.试说明:AD⊥BC.解析:要使AD⊥BC,根据垂直的定义,需使∠1=∠2,而∠1=∠2可由△ABD≌△ACD求得.AB=AC,解:∵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BD=CD,∴△ABD≌△ACD(SSS),AD=AD,∴∠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2=180°,∴∠1=∠2=90°,∴AD⊥BC(垂直定义).方法总结:将垂直关系转化为证两角相等,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角相等是全等三角形的间接应用.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类型三】利用“SSS”解决探究性问题如图,AD

4、=CB,E、F是AC上两动点,且有DE=BF.(1)若E、F运动至图①所示的位置,且有AF=CE.试说明:△ADE≌△CBF.(2)若E、F运动至图②所示的位置,仍有AF=CE,那么△ADE≌△CBF还成立吗?为什么?(3)若E、F不重合,AD和CB平行吗?说明理由.解析:(1)由AF=CE,可推出AE=CF.再利用“SS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2)同样利用“SSS”来说明三角形全等;(3)由三角形全等,故对应角相等,可推出AD∥CB.AD=CB,解:(1)∵AF=CE,∴AF+EF=CE+EF,∴AE=CF.在△ADE和△CBF中,∵DE=BF,AE=CF,

5、∴△ADE≌△CBF(SSS);(2)成立.∵AF=CE,∴AF-EF=CE-EF,∴AE=CF.在△ADE和△CBF中,AD=CB,∵DE=BF,∴△ADE≌△CBF(SSS);AE=CF,(3)平行.理由如下:∵△ADE≌△CBF,∴∠A=∠C,∴AD∥BC.方法总结:解决本题要明确无论E、F如何运动,总有两个三角形全等.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9题探究点二:三角形的稳定性要使四边形木架(用4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需要加钉1根木条固定,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2根木条固定,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加3根木条固定⋯⋯

6、那么要使一个n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几根木条固定?解析:由于多边形(三边以上的)不具有稳定性,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后木架的形状就不变了.根据具体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经验及题中所加木条可找到一般规律.解: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所以,要使一个n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需要(n-3)根木条固定.方法总结: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时,所需要的木条根数,可从具体到一般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求解.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9题三、板书设计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7、.2.三角形的稳定性本节课从操作探究活动入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边边边”掌握较好,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存在的问题是少数学生在辅助线的构造上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添加合理的辅助线,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巩固和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