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教案.doc

《地震勘探》教案.doc

ID:59695132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19

《地震勘探》教案.doc_第1页
《地震勘探》教案.doc_第2页
《地震勘探》教案.doc_第3页
《地震勘探》教案.doc_第4页
《地震勘探》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勘探》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勘探》教案班级:20131-2班教师:熊章强时间:2003.4-7月第一堂课教学内容:绪论1.地震勘探方法简介2.浅层地震勘探的发展与展望教学要求:  使学生对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等三种方法有概要了解,掌握浅层地震勘探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浅层地震勘探的发展过程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1.浅层地震勘探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是本章重点;2.讲清浅层地震勘探学习的重要性与学习的特点。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二堂课教学内容: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1.弹性理论概述2.地震波的基本类型教学要求:1.要求

2、学生掌握弹性介质与粘弹性介质以及各种弹性参数的概念,理解波动方程及初始条件中各物理含义。2.了解地震波动的形成,掌握纵、横、面波的形成及其特点。教学过程:1.纵、横、面波的形成及特点以及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是本章重点。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三堂课教学内容: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1.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2.折射波的形成教学要求:掌握运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理解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了解在弹性分界面上波的转换和能量分配。教学过程:重点讲授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四堂课教学内容:地震勘探的理论

3、基础1.在弹性分界面上波的转换和能量分配2.地震波的衰减3.地震波的频谱教学要求:掌握动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理解地震波的频谱和地震波的衰减。本章理论及公式推导较多,讲解时应尽量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着重对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的讲述。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五堂课教学内容: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地震勘探的分辩率教学要求:掌握纵向分辩率和横向分辩率的概念。教学手段:板书讲授。5.掌握纵向分辩率和横向分辩率的概念。 教学建议:第六堂课教学内容: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1.岩、土介质的一般波速特征及影响因素2.地震介质的划分3.地震地

4、质条件教学要求:1.了解岩、土介质的一般波速特征和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地质因素2.掌握均匀介质、均匀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的概念3.了解浅层地震地质特点教学建议:岩、土介质的一般波速特征及影响因素及浅层地震地质特点是本章重点.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七堂课教学内容:地震波的时距关系1.直达波及折射波时距方程和理论时距曲线教学要求:1.掌握直达波、水平层状介质中折射波和倾斜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理解弯曲界面折射波及垂直构造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教学建议:1.折射波、反射波时距方程和时距曲线是本章重点。教学手段

5、:板书讲授。第八堂课教学内容:地震波的时距关系2.反射波时距方程及理论时距曲线教学要求:2.掌握水平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和正常时差的概念,掌握倾斜界面反射波、水平层状介质条件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了解复杂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教学建议:强调讲清各种波(包括直达波、折射波、反射波、特殊波)的运动学特点,以及时距曲线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九堂课教学内容:地震波的时距关系1.特殊波时距曲线2.τ-P域内各种波的运动学特点教学要求:3.理解连续介质中的曲射线方程公式及物理含义,了解连续介质中的

6、回折波时距方程及各种波的时距曲线的特点。4.掌握全程多次反射波和绕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5.掌握τ-P域内各种波的运动学特点。教学建议:2.强调讲清各种波(包括直达波、折射波、反射波、特殊波)的运动学特点,以及时距曲线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十堂课教学内容:浅层地震勘探仪器简介1.仪器的特点及主要组成部分2.常用浅层地震仪介绍2.数字叠加式浅震仪主要部件介绍教学要求:1.了解浅层地震勘探对仪器的要求以及地震仪的主要组成部分2.了解模拟叠加式及数字叠加式浅层地震仪的特点3.掌握记录系统、回

7、放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的概念教学过程:1.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及数字叠加式浅层地震仪的特点是本章重点。2.讲清楚浅层地震勘探对仪器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教学手段:板书讲授。第十一堂课教学内容: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1.地震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2.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测线的布置原则和布置形式,掌握观测系统的概念、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掌握反射波法观测系统和折射波法观测系统。教学建议:1.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观测系统以及多次覆盖技术是本章的重点。第十二堂课教学内容: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1.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8、3.有效波和干扰波教学要求:2.了解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条件。3.掌握有效波和干扰波的概念,了解各种干扰波的来源和特性及干扰波调查的方法。第十三堂课教学内容: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1.抗干扰技术教学要求:4.掌握组合检波、多次覆盖、垂直叠加和频率滤波的概念,了解组合检波的实现过程,掌握多次覆盖方法技术,了解抗干扰与分辩率的关系。第十四堂课教学内容: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两种有效的浅层地震反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