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

ID:59687340

大小:86.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3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_第1页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_第2页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_第3页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_第4页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训练春天无处不在关于本次作文训练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阐明,一、分析教学主题:这部分包括题目构思、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等三部分。(一)题目构思:本学期作文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直接给材料然后学生写作之后再加以评改的传统方式,而是用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构思再分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写作方向。这次作文是本学期第三次作文练习,恰值春和景明之际,我想将作文写作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加以构思,以此设计新颖的作文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潜能甚至写作欲望。在写作之前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把春天带到教室。

2、并将自己所找到的春天用一个主题涵盖。(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大家对春天的展示让学生拓展形象思维。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材料并分析整合材料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春天无处不在”这一主题,在我们内心深处树立相信真善美这一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认真研习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拟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安排如下:1、教学重点:通过大家所搜集的有关春天的特有形象来挖掘作文素材并加以充分立意。2、教学难点:由浅及深,由表入里的内涵挖掘。这样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原因如下:本次作文浅

3、层次的内容很好寻找,但要平中出新,新中求蕴,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将重点放置在挖掘学生找到的各种素材,在看似普通平淡的素材背后挖掘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给学生和自己以真实的体验和真正的收获。并将此设计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看待问题时,由于阅历和年龄的限制,往往不能比较深刻的去挖掘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分析探讨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分析。所以,我将由浅及深,由表入里的内涵挖掘确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二、教法设计(一)一堂生动活泼的课,一定融合着教师的教法技巧。只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积极

4、探讨。在教学中,我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1.思考讨论法:当大家把自己所找到的春天按小组进行展示后,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分析再投入到紧张热烈的讨论中。这种方法可以很快让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2、分析鉴赏法:这个方法用于本课时的第二教学阶段,属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在听取、分析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和补充。3、深入挖掘法在归纳学生的讨论分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时辅之以一些经典片段以确定更深层次的立意。这一部分立足点较高,内容挖掘更深,

5、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突破难点。(二)教具的使用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本课时重在让学生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分享从中得到的启示。所以,本课时教学内容有很多都是未知的,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时教学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而且,在语文课堂中,我一向觉得语言的驾驭是最重要的,因而多媒体课件应该只是一个配角甚至只是一个群众演员的角色而已。所以,本课时的课件只是重点用在一个经典片段的引用之中,这可能比教师单纯将它念出来效果要好一些。三学法指导:知识的传授贵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和素质,完成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这一知识能力

6、的转化过程。教会学生会学,让学生获取知识是提高知识能力的法宝。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法体现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方面:1.独立思考2.在平实的现象背后发现一些深层的道理3.能用准确或者优美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四、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课堂结构层次的具体设计。本课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宗旨,运用讨论思考分析提炼教学方法,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本课(二)学生出示关于春天的材料(三)对自己和本组的材料加以分析提炼主题(四)教师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挖掘提炼(五)作业布置:结合本课各组的展示,

7、构思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700字。从教以来,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问。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从一个情字上去研究、探讨,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从阅读、思考、写作中挖掘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并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