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51273
大小:732.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11-17
《水污染控制工程PPT学习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污染控制工程PPT按处理原理分: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四、处理方法为保证后续处理单元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水量和水质的构筑物称为调节池。调节池一般用于中小水量的工业废水及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调节池的作用或功能:1.水量调节池2.水质调节池3.水量水质调节池调节池的形式:第2章预处理一、调节池筛滤用于去除废水中粒径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等杂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主要是保护水泵、管道阀门)能正常运行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由平行的金属棒或条构成的称为格栅;由金属丝织物或孔板构成的称为筛网。筛滤的作用或
2、功能:二、筛滤混凝:在废水中预先投加化学药剂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再加以分离去除的过程。混凝处理的对象:粒度在1nm~100nm间的部分悬浮液和胶体溶液。二、混凝机理压缩双电层机理、吸附电中和机理、吸附架桥机理、沉淀物网捕机理,速度梯度(G)三、混凝剂及助凝剂第3章混凝一、胶体的稳定性四、影响混凝的因素五、混凝工艺混凝工艺过程包括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澄清几个过程。作用原理沉淀与上浮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处理的对象无机及有机悬浮物,不溶于水的
3、液体。密度大于水:沉淀,沉砂池、沉淀池、污泥重力浓缩池密度小于水:上浮,隔油池密度接近水:气浮,气浮池。第4章沉淀与上浮悬浮物浓度不高且无絮凝性,颗粒在沉淀过程中互不干扰,形状、大小、密度均不改变,沉淀速度恒定。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但有絮凝性,颗粒在沉淀过程中互相凝聚,粒径及质量增大,沉淀速度加快。成层沉淀悬浮物浓度较高,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均受到其它颗粒的干扰,互相牵扯形成网状的“絮毯”整体下沉,可以形成清晰的泥水分界面,沉淀速度就是界面的下移速度。一、沉淀的类型及特征压缩沉淀悬浮物的浓度很高,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撑,在上层颗
4、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的水被挤出,污泥层被压缩。二、表面负荷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所处理的水量。q=u0=Q/A,单位为m3/m2.h,也称为过流率。三、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或功能沉砂池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沉淀的方法去除废水中携带的泥砂,以保护对水泵等设备及管道的磨损。沉砂池的类型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钟式沉砂池沉淀池的类型及沉淀池面积的计算四、沉淀池沉淀池的作用或功能泥水分离,处理废水中密度大于水可以沉淀分离的无机或有机悬浮物。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五、隔油池含油废水的危害排入水体的含油废水
5、:形成油膜阻碍大气复氧,断绝水体氧的来源;乳化油及溶解油在被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缺氧。排入土壤的含油废水:土层对油污吸附和过滤,在土壤形成油膜,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排入污水厂的含油废水:影响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排水设备及管道的正常工作,要求含油浓度不能大于30~50mg/L。除油的方法:浮油及重油—重力分离法(隔油沉淀法)分散油及乳化油—气浮法、混凝沉淀或气浮法溶解油—生物处理法等六、气浮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
6、的过程。气浮过程:产生微气泡、形成气浮体、上浮分离三个连续过程。实现气浮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1)足够数量的微气泡(气泡直径15-30微米),(2)被处理的污染物具有疏水性质。加压溶气气浮:全溶气气浮部分溶气气浮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第5章深层过滤含悬浮物的水流过具有一定空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介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作用原理处理的对象浓度比较低的悬浊液中微小颗粒(悬浮物)。滤池的类型(1)慢滤池(<4m/h)(2)快滤池(4-10m/h)(3)高速滤池(10-60m/h)一、快滤池的构造普通快滤池由滤料层、垫(料)层(承托层)、
7、配水系统、排水槽、池外管廊及管道组成。滤料有效粒径与不均匀系数的意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的特点及适用性二、过滤机理包括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脱落机理。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三、快滤池的运行过滤周期、反冲洗强度、膨胀率的基本概念。四、滤池面积的计算固体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因受力不均衡而具有剩余的表面能,当某些物质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受到这些不平衡力的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计或浓集的现象就是吸附。吸附第7章吸附吸附剂及吸附质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质:水中被吸附的物质。处理的对
8、象:脱除水中微量污染物。在废水处理方面;在自来水处理方面;在废水处理回用方面。一、吸附机理及分类溶质从水中移向固体颗粒表面,发生吸附,是水、溶质和固体颗粒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吸附的主要原因在于溶质对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