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39769
大小:26.16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1-16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
2、什么物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3、。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
4、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
5、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N、S、P等。 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化学反应类型 质量守恒定律 5.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
6、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8、的反应。 如:AB+CD=AD+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