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

ID:596298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_第1页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_第2页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_第3页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_第4页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新闻类节目创作体会  【摘要】本文阐释了三次新闻类节目创作的基本过程和收获。主要涉及主题选取、创作观念、表达手段等方面的创作过程,包括“定势思维”的转变、“理解式”分析、“回答式”架构、“多维度”展示等心得和体会。【关键词】新闻节目新闻教学播音与主持《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是中国传媒大学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研究方向的本科三年级学生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学年,每周4课时,安排在每周三上午进行。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素养,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工作。但是,新闻毕竟不是演播室或直播间里的产物。在春季学期后半程

2、的时间里,教师将同学们以6-7人为一组,两周为一个周期,选取一个新闻事件或主题,制作一期时长限定在6分钟的完整的新闻节目。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第一个周三为演播室使用时间,第二个周三上交作品,所有师生现场观评,以此至学期末共创作3期节目。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向所有任课教师寻求指导。8笔者作为某组的组长,在听到这样的教学安排后,第一反应是感到“如临大敌”。所有人都清楚,7个人要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情况下,用2周的时间创作一期节目,从采编到制作,从策划到技术,全部都需要亲历亲为,难度太大。不过,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做的新闻是什么?

3、第一期节目的制作就在这样的茫然中开始了,我们仔细地算了一下,真正能用来做节目的时间只有5天,所以一切工作必须紧张有序。笔者很庆幸的是,在第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各环节、流程的制定都是十分合理的,为后两期节目的制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主要源于第一次讨论会的认真和细致。按照老师的建议,我们先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网罗可以发掘的信息,按照笔者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上报2条,由笔者进行初期的筛选。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家的选题都太宏观,甚至有些选题对于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触碰的,而同学也没有更多好的选题,一时陷入了僵局。8不过纵观组内同

4、学的选题,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共性。也许是同学们经过长期的播音专业学习,养成了一种“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注重结果。同学们习惯用设定结果的方式去寻找本源,而且在同学们选取新闻事件的背后,往往涉及着某些巨大的链条。例如,北京市某条城市河流污染严重的消息,按照同学们的思维,是要调查污染的来源,寻找污染企业。同学们的热情和责任感都值得鼓励,但问题在于,不算暗渠,绵延十几、甚至几十公里的河道两侧在5天的时间里如何排查?即便找到了,怎么去调查?考虑到是第一期节目,笔者认为应该稳扎稳打,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这个想法在组内得到了认同和支持。在后续的讨论里,

5、笔者的建议总结如下:第一,绝大多数的事件里都有人物,我们可不可以尝试从一个人物入手?第二,不要挑战别人的利益链条,哪怕我们是举着正义的旗帜,笔者也希望我们只呈现、只展示,把思考留给观众。第三,在细节上要做精加工,在构架上要考虑节目整体。在这样的建议下,各位组员也找到了一些思路。其中一位组员提出,她在几天前刚结识一位来自中国杂技之乡吴桥的杂技演员,并讲述了她所了解的一些细节。我们都认为,从一个小人物去刻画一个群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当机立断,我们决定以这个演员为中心,用人物杂志的手法制作一期节目。制作流程与分工迅速出炉,在联系采访对象等各项准备就

6、绪之后,我们驱车到了位于北京市南六环外的这名叫做林峰(化名)的演员的家。到了现场我们才发现,虽然我们已经破除了“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依然在采访前把他预置成了一位为了梦想、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蚁族典型。事实证明,我们错了。8林峰的住所与我们想象的相差不大,棚户区,但他依靠演出,每月有1万元的收入,这让我们对他的居住环境很是不解。不过用他的话说,只是因为跟几个朋友一起,“住着方便”。采访中,我们一起经历了林峰的日常生活,发现他跟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几天的摸底、采访下来,真正带给人强烈思考的,往往是以总结的方式呈现的东西。笔者在剪片子的时候就在

7、想:为什么片子拍回来反而失落呢?因为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想呢?笔者发现,这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容易同情弱者,而这种“弱者”的印象,往往来自于媒体长期以来刻画的他们训练的艰苦。当下的电视产业里,我们在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要有专业主义,我们要有理想主义,我们要有人文关怀,但我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思考——理解和尊重。笔者问自己:“你理解他吗?”“他用什么来获得你和受众的尊重?”放大细节,突出矛盾。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把所有细节全部用特写镜头处理,比如林峰看自己演出视频时的目光以及持续的沉默,比如乐观的谈吐,受伤的膝盖等。而且把大

8、反差的东西集中起来,比如光鲜的舞台与简陋的居室,精湛的技艺与陈年的道具……8他为什么会选择杂技,他为什么每月要攒下几千块留给家里,他随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