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ID:5962819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_第1页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_第2页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肌节:是由Z线将肌原纤维分成的一系列的重复单位,含有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二分之一I带,肌节是肌收缩的基本单位。2.致密斑:远直小管临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由立方形转变形成排列紧密的高柱状细胞,这些增高的上皮细胞在管壁上形成一个卵圆形隆起,称为致密斑;能感受小管液内钠离子的浓度。3肝门:肝的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脏面,有H形的三条沟: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即为肝门,有肝管、肝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4.胸膜腔:指胸膜脏、壁两层浆膜囊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密闭,内为负压--维持正常肺通气。5、生理盲点:在视网膜后部有一白

2、色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或视神经乳头,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此处只有神经纤维而无感光细胞,所以无感光作用。6、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7、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节。8、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的概念衍生而来的。边缘叶是指隔区、扣带区、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结构共同形成的穹窿形脑回,属于原皮质和旧皮质。由边缘叶及功能密切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等)共同组成;是内脏和情绪活动的调节中枢。9、黄斑:在视神经乳头颞侧稍下方有一黄色区域,

3、称黄斑。其中央凹陷为中央凹,是感最敏感的部位。10、内侧丘系:指由延髓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形成的传导束。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主要传导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11、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内,除脑神经核和其它境界明确的核团以及长距离的纤维束外,脑干中央的广泛区域中,布满了纵横交织成网的纤维,其间散布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细胞团,称为脑干网状结构。12、基底核:大脑髓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它包括四对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13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纵膈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14腹膜:

4、分脏腹膜和壁腹膜,二者之间的间隙为腹膜腔,男性的腹膜腔完全封闭,女性的腹膜腔借输卵管腹腔口与外界相通。15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16椎间盘:是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坚韧而富于弹性。17心包:包裹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它具有防止心过度扩张、支持心的作用。分纤维层和浆膜层(壁层和脏层)18闰盘:在心肌纤维中,由细胞膜的分化而成的用来连接相邻纤维的特殊结构。形如阶梯,位于Z线水平。19:肾窦:肾门向肾内凹陷形成一个较大的腔,称为肾窦。肾窦由周围的肾实质围成,内含肾血管、肾小盏、肾

5、盂和脂肪组织。20血气屏障:,血气屏障为由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需通过的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等结构所组成的。21翼点: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22冠状循环:供血给大型动物心脏本身营养需要的特殊区域循环。称冠脉循环。人冠状循环的血液经左右两冠状动脉向心肌纤维运输。简答题1、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被覆有关节软骨,关节头(凸)和一关节窝(凹)。关节囊:内(滑膜层)-分泌滑液外(纤维层)--连接。关节腔: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含少量滑液。辅助结构:韧带:致

6、密结缔组织,起加固、限制关节运动。关节盘: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将关节腔分隔两部。如半月板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2.主要结构为一层内皮细胞,外有基膜及少许CT。横切面由一个、二个或三个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与基膜间散在一种扁而有突起的周细胞类型: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内皮细胞基底面有连续的基板;管腔较大,形状

7、不规则,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功能---通透性的差异。3、写出正常情况下光线入眼至产生视觉的具体途径?(中间联系可用箭头连接表示)答:光线→角膜→眼前房房水→瞳孔→眼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节细胞→双极细胞→视细胞(发生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汇集成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觉中枢(楔叶和舌回)。4、第Ⅰ躯体运动区的所在部位?其特点是什么?答: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其特点是:(1)上下颠倒支配,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支配,一些肌

8、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3)支配各部肌群的远动区面积大小取决于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肌节:是由Z线将肌原纤维分成的一系列的重复单位,含有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二分之一I带,肌节是肌收缩的基本单位。2.致密斑:远直小管临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由立方形转变形成排列紧密的高柱状细胞,这些增高的上皮细胞在管壁上形成一个卵圆形隆起,称为致密斑;能感受小管液内钠离子的浓度。3肝门:肝的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脏面,有H形的三条沟: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即为肝门,有肝管、肝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4.胸膜腔:指胸膜脏、壁两层浆膜囊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密闭,内为负压--维持正常肺通气。5、生理盲点:在视网膜后部有一白

2、色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或视神经乳头,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此处只有神经纤维而无感光细胞,所以无感光作用。6、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7、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节。8、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的概念衍生而来的。边缘叶是指隔区、扣带区、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结构共同形成的穹窿形脑回,属于原皮质和旧皮质。由边缘叶及功能密切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等)共同组成;是内脏和情绪活动的调节中枢。9、黄斑:在视神经乳头颞侧稍下方有一黄色区域,

3、称黄斑。其中央凹陷为中央凹,是感最敏感的部位。10、内侧丘系:指由延髓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形成的传导束。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主要传导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11、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内,除脑神经核和其它境界明确的核团以及长距离的纤维束外,脑干中央的广泛区域中,布满了纵横交织成网的纤维,其间散布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细胞团,称为脑干网状结构。12、基底核:大脑髓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它包括四对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13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纵膈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14腹膜:

4、分脏腹膜和壁腹膜,二者之间的间隙为腹膜腔,男性的腹膜腔完全封闭,女性的腹膜腔借输卵管腹腔口与外界相通。15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16椎间盘:是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坚韧而富于弹性。17心包:包裹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它具有防止心过度扩张、支持心的作用。分纤维层和浆膜层(壁层和脏层)18闰盘:在心肌纤维中,由细胞膜的分化而成的用来连接相邻纤维的特殊结构。形如阶梯,位于Z线水平。19:肾窦:肾门向肾内凹陷形成一个较大的腔,称为肾窦。肾窦由周围的肾实质围成,内含肾血管、肾小盏、肾

5、盂和脂肪组织。20血气屏障:,血气屏障为由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需通过的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等结构所组成的。21翼点: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22冠状循环:供血给大型动物心脏本身营养需要的特殊区域循环。称冠脉循环。人冠状循环的血液经左右两冠状动脉向心肌纤维运输。简答题1、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被覆有关节软骨,关节头(凸)和一关节窝(凹)。关节囊:内(滑膜层)-分泌滑液外(纤维层)--连接。关节腔: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含少量滑液。辅助结构:韧带:致

6、密结缔组织,起加固、限制关节运动。关节盘: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将关节腔分隔两部。如半月板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2.主要结构为一层内皮细胞,外有基膜及少许CT。横切面由一个、二个或三个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与基膜间散在一种扁而有突起的周细胞类型: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内皮细胞基底面有连续的基板;管腔较大,形状

7、不规则,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功能---通透性的差异。3、写出正常情况下光线入眼至产生视觉的具体途径?(中间联系可用箭头连接表示)答:光线→角膜→眼前房房水→瞳孔→眼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节细胞→双极细胞→视细胞(发生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汇集成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觉中枢(楔叶和舌回)。4、第Ⅰ躯体运动区的所在部位?其特点是什么?答: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其特点是:(1)上下颠倒支配,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支配,一些肌

8、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3)支配各部肌群的远动区面积大小取决于运动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