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97772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14
《赛迪顾问-机遇与挑战并存,土壤修复产业进入蓄势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遇与挑战并存,土壤修复产业进入蓄势期【内容提要】《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发布,再次彰显了土壤修复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土壤污染的自身特性和产业宏观发展环境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并不顺利,产值规模下降明显,产业整体进入发展的困难期。鉴于此,赛迪顾问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提出四点发展建议:出台涵盖进入资质和行业标准等政策,探索土壤修复产业的商业模式,研发先进适用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争取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关键词】土壤修复产业商业模式蓄势期2014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
2、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在此背景下,以宗地修复、耕地修复和矿山修复为主要内容的土壤修复产业前景广阔。据估算,未来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空间在6万亿元以上。那么,当下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一、土壤修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程度不一,宗地修复市场较为成熟(一)宗地修复市场率先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商业模式发展成熟近年来,国家为完成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积极推行产业园区化管理模式,将位于主城区的落后产业纷纷搬离。在房地产迅猛发展带来土地大
3、幅增值的背景下,污染宗地修复快速开展,是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最好的子领域,其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土地价值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开发商以较低价格获得污染地块,通过采取异位修复技术使地块短时间内恢复建筑功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商业模式。(二)耕地修复和矿山修复市场发展滞后,目前以示范工程为主我国受污染的耕地和矿山面积比较广,适于该类土壤修复的技术以生物方法为主,修复过程花费时间长,修复效果显现过程缓慢。目前,耕地修复和矿山修复的运作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污染土地的修复
4、工程规模多在几十亩以内。由于耕地和矿山修复后的土地回报产出低,加上污染面积往往较大,若要将已污染土地全部修复治理,投资巨大,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的积极性较低。此外,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力限制,很难有大量稳定资金持续投入进来,造成当前耕地和矿山修复处于示范工程阶段。2007-2012年期间,以宗地修复为主导的土壤修复产业走过了一段行业发展的辉煌期,土壤修复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十余家增加到三百余家,产值规模以几何倍数增长。但2013年以来,土壤修复项目来源剧降,市场提前进入了寒冬期,多数企业进入了发展的困难期。为何面对庞大的潜
5、在市场,土壤修复产业会面临发展困境?二、土壤污染的自身特性和产业发展背景,造成了其目前的困难局面(一)土壤污染受关注程度低,造成其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与肉眼可见的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除非由专业检测机构使用专有试验设备,一般人很难发展土壤已经遭受污染。此外,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复合环境介质,土壤污染物的富集与释放过程漫长,一旦土壤“中毒”,其毒性释放可达几十年到上百年。以日本为例,其上世纪50年代造成的土壤污染,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以“痛痛病”的悲剧形式表现出来,滞后时间十余年
6、。正是由于土壤污染的这种性质,使其难以被人们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成为最后引起人们重视的环境保护领域。这种现象造成土壤修复产业为环保产业中发展最慢的细分领域,技术储备相对不足,治理设备低端化严重,产业人才总体匮乏,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二)土壤修复的复杂性与高成本,提高了产业进入门槛与空气和水污染治理见效相对较快不同,土壤修复处置过程更复杂,导致土壤修复工作耗时长。加上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有机无机污染物复合存在,更加重了这种复杂局面。目前我国主要的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挖掘和焚烧等)、物理-化学修复(化学固定等)、生
7、物修复(菌种和植物等)及联合修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这些技术工程量大,修复成本高。以目前的修复工程看,每吨土壤修复费用至少在1000元,一个土壤修复项目总费用少则上千万,上亿元的项目很常见。此外,在花费了大量资金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后,土壤功能基本消失变成“陶瓷”,只适合建筑用地,限制了土壤修复后的用途。(三)没有形成合适的商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产业的商业模式多为BOT模式,即政府向企业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8、该模式下,政府基本不投资或很少投资,企业是投资主体并获得收益,两者都能获得持续发展,保证了行业的正常运行。然而,由于很多待修复的土壤污染主体不明确,修复后的土壤产出率较低,造成BOT模式不适宜土壤修复行业。即便宗地修复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商业模式,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整体降温,其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没有好的商业模式被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