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

ID:59596329

大小:466.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11-14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_第1页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_第2页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_第3页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_第4页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子秤安调维-1..教程文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子秤安调维-1..机械安装(1)把秤体托架安装在皮带机上或者固定在地面上;将γ源罐体安装在秤架上,再将秤架安装在托架上;(2)安装电离室(必须在上下皮带之间,上皮带和电离室上表面无任何阻挡物);拧紧电离室固定螺钉;(3)检查各连部件的牢固可靠性,保证在正常过料时,上皮带不要接触电离室的上表面;(4)安装旋转编码器支架时,安装在下皮带上时,保证磨擦轮靠自重可靠地与下皮带接触;安装在电机上或皮带机主动轴上时,保证编码器与轴连接的同轴度;(5)安装二次仪表(PLC控制柜、IPC主机、196主机等),选择适合操作和维修

2、的地方;电气安装(1)系统信号电缆铺设要避开动力线和空间电磁干扰大的地方;(2)根据电路图册,连接电控柜内由外部提供和内部输出的信号线,有源和无源信号要分清,电控柜(或主机)的机壳一定要接保护地线;(3)用焊锡和烙铁分别把编码器的引出线与电缆线、秤体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与插头焊牢,套上绝缘套管,缠好绝缘胶布。23其中1脚为信号正其中1、2脚为AC220V4脚为信号负2脚为负12伏5脚为正12伏1234567123现场调试1、一次仪表和二次仪表的接线(现场开箱后再重新固定接线端子)和连接固定正确无误;2、核子秤系统上电

3、,如果控制皮带机起停,控制柜要用380V电源,三相五线制。然后用万用表逐步检查(系统要正确接地),检查正常后再逐步打开相应电器元件开关,检查净化电源输出电压,电离室电源插头电压;3、用内六角扳手旋转90度打开放射源,拧上电源插头和电离室信号插头;4、完全通电后,观察秤体信号是否正常,空载的信号电压应在2~6V之间,一段时间内静态空载信号电压的瞬时波动小于10毫伏;5、启动电机,观察编码器的运行状态、速度信号是否正常;6、观察皮带的运行状况,要求在全速内不打滑不跳动跑偏量不超过放射源的照射范围;现场调试(信号标定)

4、1、皮带机空载运行;2、测出皮带的运行周期,把皮带运行周期的整数倍做为标定时间或把皮带长度的整数倍做为标定长度;3、按开始键自动进行信号标定,标定结束后记录本次标定的U0值;4、24小时内不同时间的U0值变化要小于5毫伏;现场调试(速度标定)1恒速标定:皮带空载运行时,测出皮带长度L和皮带的运行周期T,皮带速度V=L/T,即K2=V,K3=0.0;2测速标定:皮带空载运行时,用(1)中方法分别测出皮带机在各频率下的速度,根据触屏上速度标定方法求出电机在各频率下的K3值,最后求出K3的平均值,要求不同频率下K3的值

5、波动小于0.25%。V=K3f+K2,K2=0.0;现场调试(实物标定)系统正常工作以后,进行实物标定1、标准秤精度高于核子秤精度级规定计量精度的3倍以上;2、在用标准秤称量物料过程中,要求损耗尽可能小;3、实物标定时料流要均匀,禁止断料,标定物料量应多大于200公斤的量;4、尾料量尽可能少;5、称秤、计数、去皮和计算标准重量等环节要正确无误,如提升机漏料,滚筒沾料;6、在恒速或一定频率下进行实物标定;7、要选择正确的上料和接料方式,振槽上有落料口最容易接料;8、有些工位的物料不宜重复使用,如薄片;现场调试(实

6、物标定)9、先假定一个K值,置入“参数设置”中K11、K13域中,并且K11=K13;10、一切正常后投料,物料输送完毕,记下核子秤称重Wh和标准重量Wb,计算K修正值K:K=K(Wb/Wh)将K按步骤9同样置入“参数设置”中K11和K13域中,并且K11=K13。11、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误差││<=0.5%,误差的计算方法为:=[(Wb—Wh)/Wb]100%12、不修改任何参数再连续标定二次,应达到计量精度要求;13、正常生产中负荷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要进行变系数标定。现场调试(变系数标定)1

7、、先假定一个K值,置入“参数设置”中K11、K13域中,并且K11=K13;2、一切正常后在一定负荷下投料,秤体有料后用秒表记下时间,投料完毕秤体处无料时用秒表记下时间,即可得出本次标定通过核子秤物料的有料时间T料3、物料输送完毕,记下核子秤称重Wh和标准重量Wb,计算K修正值K:K=K(Wb/Wh)将K置入“参数设置”中K11和K13域中,并且K11=K13。4、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误差││<=0.5%,误差的计算方法为:=[(Wb—Wh)/Wb]100%5、不修改任何参数再连续标定二次,应达到

8、计量精度要求;6、计算在这一负荷下的平均负荷因子QF=Wb/(T料VK3600);7、改变负荷重复步骤1~6,同样得出这一负荷下的平均负荷因子QF;8、把两次在不同负荷找出的K值和QF值分别置入“参数设置”中K11、QF1、K13和QF3域中,K11、QF1为小负荷下的吸收系数和平均负荷因子,K13、QF3为大负荷下的吸收系数和平均负荷因子;9、不修改任何参数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