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95624
大小:1.2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1-14
《材料热处理考试试题答案知识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材料热处理考试试题答案2011-10-1826.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是指过冷奥氏体不发生分解直接得到(P103)□A)全部珠光体的最低冷却速度□B)全部上贝氏体(含残余奥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C)全部下贝氏体(含残余奥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D)全部马氏体(含残余奥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7.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回火工艺是(P105)□A)在450℃~650℃温度范围内回火□B)回火时快冷□C)回火时慢冷□D)在450℃~650℃温度范围内回火,且缓慢冷却8.为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38CrMoAl钢制造
2、的氮化件预先热处理应采用(P137)□A)退火□B)正火□C)调质□D)渗碳2011-10-1839.消除过共析层网状碳化物最简便的热处理工艺为(P114)□A)完全退火□B)不完全退火□C)正火□D)高温回火10.亚共析碳钢亚温淬火常用的最佳温为(P116)□A)Ac1+10~20℃□B)Ac3+10~20℃□C)比Ac3略低□D)比Ar3略低11.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范围是(P107)□A)Ac1以上30~50℃□B)Ac1以下某温度□C)Acm以上□D)Ac3以上12.中碳钢淬火后高温回火称
3、为调质处理,获得的组织是(P105)□A)回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托(屈)氏体□D)珠光体2011-10-18413.扩散是钢的化学热处理过程中重要控制因子,而影响扩散系数的最重要因素是(P41)□A)温度□B)扩散方式□C)晶格类型□D)固溶体类型14.化学热处理中,用作提高耐磨和耐腐蚀性的常用工艺是(P152)□A)渗硼□B)渗铝□C)渗流□D)渗碳15.高频加热淬火频率为100~1000kHz,通常达到的淬硬层深度为(P162)□A)0.2~2mm□B)2~5mm□C)2~8mm
4、□D)10~15mm16.球墨铸铁通常的淬火工艺为(P190)□A)860~900℃,油冷□B)860~900℃,水冷□C)900~930℃,油冷□D)900~930℃,水冷17.变形铝合金淬火后时效的主要目的是(P196)□A)消除应力□B)提高强度□C)降低硬度□D)稳定尺寸2011-10-18518.为使高精度量具尺寸稳定,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P214)□A)多次回火□B)一次冷处理□C)一次稳定化处理□D)多次冷处理与稳定化处理19.为避免20CrMnTi钢大型锻件产生魏氏组织,改进热处理
5、工艺是□A)提高正火温度(P274)□B)加快正火冷却速度□C)二次正火□D)降温等温20.提高CrWMn冷作模具钢强韧性和耐磨性的微细化热处理工艺是□A)850℃加热保温后油冷+200℃回火(P228)□B)810℃加热保温后油冷(油温150℃)+200℃回火□C)840℃加热保温后240℃等温1小时空冷+250℃回火□D)970℃加热保温后油冷+560℃回火+820℃加热保温后油冷+280℃等温1小时空冷+200℃回火2011-10-186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何谓钢的球化退
6、火,其目的是什么?主要适用于哪些钢材?(P109)答:所谓钢的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的锻件及结构钢的冷挤压件等。答:(P117)或(《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王顺兴主编P166-167)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工件用水冷,合金钢或合金工具钢大件用油冷。双介质淬火:形状复杂、易变形工件可采用此淬火方法,预冷淬火(延时淬火):用于工具、模具钢,可减少其变形和开裂。分级淬火:用于合金工具钢
7、及小截面碳素钢工具钢,以减少其变形和开裂。等温淬火:用于要求变形小、强韧性高的合金钢工件。(《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P163)2.简述淬火冷却方法(至少说出五种)2011-10-1873.简述淬透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P119)答: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即钢被淬透的深度大小称为淬透性。其大小取决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C曲线位置越靠右,则临界冷却速度越小,淬透性越大;合金元素(除Co外)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4.钢的回火分哪几类?说出低温回火的适用性(目的)。答:(P124)或(《金属热处理原理
8、与工艺》王顺兴主编P194)可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高温回火(500~650℃)。低温回火目的是降低或消除淬火应力,避免变形、开裂;稳定组织以保持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得到高的硬度与耐磨性。低温回火适用于工模具钢、表面淬火及渗碳淬火件等。答:(P148-149)碳氮共渗的黑色组织是指碳氮共渗表层中出现的黑点、黑带和黑网。这种组织将使工件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降低,耐磨性下降。为防止黑色组织的出现,渗层中氮含量不宜过高(一般超过WN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