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式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式方法 摘要: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预测,有利于降低地质灾害的不利危害。地质灾害评估作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方法Abstract:geologicaldisastersseriouslythreatenpeople’slivesandpropertysecurity,tostrengthengeologicaldisasterforecast,canlow
2、erthebadharmofgeologicaldisasters.Asconstructionengineeringgeologicalhazardsassessment,ge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basicbasisandguidancedocuments,hasplayedamoreandmoreimportantrole.Inthispaper,thegeologicaldisasterriskassessmentmethodsarediscussed.Keywords:ge
3、ologicaldisasters;Geologicalhazardriskassessment;Assessmentmethod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8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又称地质灾害灾变评价,是在在查清地质灾害活动历史、形成条件、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的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任务是:1、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判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评
4、估级别;2、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分析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4、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5、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或另选场地的措施与建议。二、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式方法(一)做好地质灾害调查8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在相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
5、坡型,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因为调查的重点。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作为调查的重点。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作为调查的重点。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同的地质灾害,都有不同的调查
6、内容与要求。(二)控制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的精度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务必方法正确,满足精度。8调查工作要以地质——地貌调查为基础,重点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类型、分布、规模、活动特征、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主要地质环境要素及所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地段必须有调查点控制。调查工作底图采用最新地形地质地貌图。地质地貌图能满足精度时,可只进行核查或补充测绘,没有地质图或地质地貌图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质-地貌测绘。调查工作底图,线状及大区域工程项目,比例尺一般为1:10000-5000
7、0。非线状工程,比例尺一般为1:5000-25000。线状及大区域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其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点控制密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小区域或点状工程项目,不作调查点控制密度要求,但要满足调查精度要求。(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般方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和对于面评估。1、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一定要弄清地质灾害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地质环境,地质面貌,形态特征,边界条件。采用经验法与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和条件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力学平衡的计算,得出稳定系数(K),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在计算现状环
8、境下斜坡稳定系数时,应根据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参数,计算稳定系数,从而确定导致斜坡失稳的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的频率多大,进而可以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