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

ID:59594094

大小:1.3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1-14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_第1页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_第2页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_第3页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_第4页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材识别与鉴定电子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材识别与鉴定2.木材鉴定常用设备(1)光学显微镜2.木材鉴定常用设备(2)电子显微镜2.木材鉴定常用设备(3)电脑分析系统3.结果检索与判定工具检索表、穿孔卡片、模式标本、木材识别的各种参考资料及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3.2木材识别与鉴定的步骤1.现场宏观识别⑴用锋利的小刀将靠近材表的原木(或锯材)端面削平滑。⑵直接用放大镜观察其端面的主要宏观特征。⑶若为带皮原木,尚需观察其材表及树皮特征。2.实验室微观鉴定⑴试样选取与制作:(2)木材切片:先将试样水煮软化,用木材切片机将试样切成横切面玄切面薄片,厚度约15微米.(3)宏观及微观构造特征描述.3.3木材

2、识别与鉴定的方法木材识别与鉴定的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①木材对分检索表识别法;②木材穿孔卡识别法;③木材微机辅助识别法。3.3.1木材对分检索表识别法1.对分检索表编制的原理与方法对分检索表是运用对分法原理,将木材构造特征进行有无或正反并列对比,以互相排斥为条件,循序渐进,逐渐缩小范围,最后划分出每个树种来编制的。2.现以GB/T4812-2006《特级原木》中的针叶树材树种为例,编写成平行对分检索表。1.有天然树脂道‥‥‥‥‥‥‥‥‥‥‥‥‥21.无天然树脂道‥‥‥‥‥‥‥‥‥‥‥‥‥72.树脂道放大镜下明显

3、‥‥‥‥‥‥‥‥32.树脂道放大镜下可见‥‥‥‥‥‥‥‥63.早材至晚材缓变‥‥‥‥‥‥‥‥‥‥红松3.早材至晚材急变‥‥‥‥‥‥‥‥‥‥‥44.年轮较宽,边材较宽‥‥‥‥‥‥‥马尾松4.年轮较宽窄,心材较大‥‥‥‥‥‥‥‥55.心材红褐色,树皮黄褐色‥‥‥‥‥‥樟子松5.心材浅红褐色,树皮灰褐色‥‥‥‥‥华山松6.早材至晚材缓变,材色黄白‥‥‥‥云杉6.早材至晚材急变,材色黄褐色‥‥‥落叶松7.树皮无树脂囊,木材无香气‥‥‥‥‥沙松7.树皮具树脂囊,木材香气浓‥‥‥‥‥‥88.木材具清香气味,心材黄红褐‥‥‥柏木8.木材具辛辣气味,心材灰红褐‥‥‥杉木

4、3.对分检索表识别法的优缺点⑴优点:检索表编制方法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⑵缺点:①查对时一定要按检索表的顺序进行,如果树种多,篇幅大,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且容易产生差错。②检索表编好后,如要补充一些树种或对某些树种特征进行修改,就比较麻烦,或需要重新编制。3.3.2木材穿孔卡识别法1.木材穿孔卡的原理与制作穿孔卡是把木材的全部识别特征排列在一张卡片周围(每个树种制成一张卡片),并在每一特征上方打一小孔,将该种木材所具有的特征上方的小孔剪成“U”形缺口。同时将每张卡片的左上角剪去,使所有卡片特征顺序对齐。2.木材穿孔卡的使用方法使用穿孔卡检索树种时,按照木

5、材标本特征的明显程度顺次用钢针穿卡片上相应特征的圆孔,轻摇抖落具有该特征的卡片放在一边,留在针上的卡片放在另一边。将抖落的卡片叠好,又按第二个明显特征再进行穿挑分离,逐次淘汰,直到最后几张时,再与定名的木材切面对照,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可靠性。3.木材穿孔卡的优缺点⑴优点:①可随时增减树种或修改木材的特征,不会影响整体工作。②可以按标本的任何显著特征检索,不需要固定的顺序,鉴定工作大大加快。③欲知某一特征有哪些树种,只要在某特征上方一穿便知道了。④制作成本低。⑵缺点:①由于每种木材要一张卡片,纸质厚,体积大,携带不便。②卡片容易损坏。3.3.3木材微机辅助识

6、别法1.木材微机辅助识别的原理主要是綜合了对分检索表法和穿孔卡检索法两者的优点,将木材树种名称及构造特征的处理成数据,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编制成木材识别软件。2.木材微机辅助识别软件的制作《中国及东南亚商用木材1000种构造图象计算机光盘查询系统》是由本课程组徐峰教授主持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木材识别软件。1998年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00年获得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西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3.木材微机辅助识别的优缺点⑴优点:①检索速度快。②检索结果准确可靠。③灵活、方便。④提供很强的数据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建立树种数

7、据文件,修改数据,查阅和打印树种资料等。⑵缺点:①要求有计算机,不便携带与野外作业。②投资较大。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