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

ID:5956934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2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_第1页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_第2页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理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实施动物免疫王军1,谷志大1,张秀萍2,杨国丽1,郑洪玲1,何利昆1,崔基贤1(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2.新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新民)现代养殖体系中,生物安全、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构成了防控动物传染病的三角体系。其中生物安全是成本最低廉、防控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也为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养殖业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已根除和有效地控制了多种动物传染病,但生物安全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烈性传染病,仅凭生物安全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止其发生,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禽流感、

2、牲畜口蹄疫等,此时必须辅以疫苗免疫才能有效控制乃至于最终根除这些疫病,若是细菌病还应辅以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安全基础差、小群体高密度养殖及活体动物调运频繁、养殖环境污染严重是我国养殖业的现实,因此现阶段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防控主要以免疫为主,长期的防控实践表明:合理而有效的免疫是防控动物传染病的关键环节、主动措施和必要(最后)手段。目前动物的免疫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的,国家每年都下发《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以下简称方案),国家的方案是平衡全国的情况而制定的,方案中虽然明确了每种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但有的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值得商榷,并且方案没有区分散养动物和群养动物的

3、免疫,方案中所确定的判定动物个体免疫抗体合格指标(免疫抗体临界保护阈值),用于指导散养动物的免疫是可行的,因散养动物免疫频次少,虽然有较多暴露于野外的机会,但单位空间的病原载量低(低于能引发动物发病的临界阈值水平),散养动物感染的机会相对较低;方案中所确定的个体免疫合格指标和群体免疫合格指标对群体养殖动物实际免疫的指导作用有限,群养动物由于养殖密度高,单位空间病原载量也高,有较多的被感染机会,因此应提高群养动物的个体免疫合格指标和群体免疫合格指标,使绝大多数动物真正受到有效免疫保护。各地区和规模饲养场在具体制定免疫程序时应结合本地区疫病的流行情况、基础免疫情况、养殖方式和规模、环境受污染情况、

4、免疫干扰等因素,制定出具有更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本地区或本场使用的有个性化的免疫方案,合理的指导免疫工作开展。目前免疫方案中存在问题较大的是鸡和猪的免疫,现就目前免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仅供同行们参考。1家禽免疫中存在的问题1.1禽流感免疫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免疫方案中确定的个体免疫抗体效价≥24、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为免疫合格的指标对规模养禽指导作用有限。免疫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动物不发病、不死亡,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生产性能正常发挥。对于规模养鸡而言免疫应使绝大多数鸡只获得免疫保护,如果家禽群体中有20~30%的鸡没有得到有效免疫保护,那么这个家禽群体会承受

5、较高被感染的风险,一旦受到病毒的侵袭这些不受保护的禽只将首当其冲受到侵害,病毒在易感鸡只体内增值后排毒,产生生物放大效应,使得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增加,感染性进一步增强,导致更多的鸡只被感染。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现代高密度规模养殖更有利于群发性动物疫病的发生,因规模养殖动物有更多与病原接触的机会,养殖密度每增加1倍,动物感染发病的几率增加4~6倍。目前临床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存在缺陷,不能诱导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后不能产生完全的“病毒学保护”(指免疫后的动物在遭受病原攻击时,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排毒。),无法阻止感染和排毒。另外水禽对目前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表现出免疫钝化现象(与鸡

6、相比),免疫副反应大(主要指影响产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抗体水平<25时一旦感染会发生典型疫情;抗体效价在25~28时感染后发生非典型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产蛋,还表现一定的死亡率;当抗体效价>28时,鸡只感染后症状较轻,死亡率的高低和产蛋下降的幅度依抗体水平的高低而异,也可能不表现死亡。因此对于规模养鸡来说,个体免疫抗体临界保护阈值调整到≥28(水禽为≥26),经两次免疫后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调整到≥85%是适宜的。从养殖者的角度出发,最理想的情况是当家禽群体中有15~20%比例的家禽个体抗体水平下降到临近保护阈值时(28,)就应该对家禽群体实施免疫,要维持这样

7、高的抗体水平,使用目前政府采购的普通疫苗间隔2~3个月就应免疫一次,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家禽群体对流行毒株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家禽群体对变异毒株的抵抗力。近2年来,家禽频繁发生禽流感疫情与群体的抗体水平低、群体抗体水平高低参差不齐、流行毒株免疫抗体水平低导致对变异毒株的交叉免疫保护水平低有直接关系(最理想的是群体免疫合格率≥95%)。高效浓缩灭活疫苗(高端疫苗)在快速平息疫情、防止疫情大范围扩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