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桥梁设计中关于安全耐久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桥梁设计中关于安全耐久性研究 摘要:桥梁设计是在桥梁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的桥梁设计过程中,缺乏考虑到安全耐久性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桥梁安全耐久性不足带来的危害,分析了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桥梁设计提出的可行性对策。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耐久性;对策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交通建设事业也在不断的壮大,桥梁建设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大量新建桥梁的同时,出现了许多因安全性不够、耐久性不良等而过早报废的桥梁,甚至出现在使用中出现坍塌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我国的桥梁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仍不够完善,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
2、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1安全耐久性不足的危害1.1造成经济损失从桥梁建设经验中发现,如果在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时期没有很好地考虑梁的安全与耐久性,将会在桥梁的运营和维护中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1.2出现工程事故7据统计,80%以上的桥梁工程事故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这些人为错误主要反映在结构的安全、质量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如果对发生病变的桥梁不及时加固维修或拆除,将造成严重的工程或交通事故,甚至有的在使用中因意外原因导致垮塌。1.3影响社会环境不断新建、改建桥梁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在不断地加固维修甚至拆除不到使用年限的桥。由于一些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必须进行拆除。2桥
3、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是整个桥梁的关键。目前,桥梁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在整个桥梁设计中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这些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目前,很多桥梁设计,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2.2桥梁的设计理论和构造体系不完善7在桥梁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
4、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然而,许多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维护、结构材料、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规范不能包括所有的设计人员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适应不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更新发展要求。因此,计人员在桥梁设计中,要从材料、构造等多个角度去加强措施,确保结构的持久性。同时,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汽车超载营运,会对桥梁结构长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除了交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外,设计时也需要对超载带来的后果进行研究、分
5、析。2.3设计审核和监理不到位现在国内很多桥梁设计中都存在过多地依靠专家会审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审核部门的工作,错失了最后把关。因此,这种参加评审会的方式就忽视了方案的经济性,只是单一的重视方案的可行性,容易导致经济指标不好的设计方案得以通过。2.4设计人员学习、更新知识不够7目前国内建设的现状是工期紧、任务重,导致设计人员整天忙于完成设计任务,无暇认真研究新规范,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往往是工程设计图基本照搬以前的设计,略作修改,而设计规范不断更新,结果要么就是计与现行规范不一致,要么就是从规范上照搬几条,而不考虑结构所处的环境、气候、技术水平现状,让后边的施工、监理无所适从,从设计之初留下
6、隐患。3桥梁设计的可行性对策3.1逐步健全设计规范要减少桥梁使用期间的工程事故,提高桥梁的安全和耐久性,首先要有不断健全的规范、规程、指南、标准等管理体系的保证,它是避免人为错误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职责与权限的制定。3.2重视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问题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7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但受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换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除了施工和
7、材料方面的原因,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设计上的缺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3.3加强创新设计方法近年来一些施工方、监理方也经常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