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

ID:595579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_第1页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_第2页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_第3页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_第4页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探究  摘要对25个杏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Pl4和Pl7是生物学效率高、菇形好的高商品价值菌株。关键词杏鲍菇;农艺性状;评价中图分类号S6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2-0075-02杏鲍菇(Pleurotus5eryngii)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大型真菌。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杏仁香味,其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丰富,属菇类中的上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近几年来国内广为栽培的食用菌[1-2]。杏鲍菇作为一种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菌,因其独特的风味及特有的保健功能,其研究开发

2、已成为近年来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和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2]。目前,现有的杏鲍菇菌株较多,各品种性状差异较大,许多菌株栽培特性尚不十分清楚,各个品种的产量不一,有些品种的产量偏低。为此,对从国内收集的25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菌丝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从中筛选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现蕾天数短、转潮较快、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的高产优质菌株,为我国杏鲍菇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菌株。供试的25个杏鲍菇菌均引自国内科研和菌种生产单位,编号分别为:Pl1、Pl2、Pl3,Pl4、Pl5、Pl6、Pl7、Pl8、Pl9

3、、Pl0、Pl11、Pl12、Pl13、Pl14、Pl15、Pl16、Pl17、Pl18、Pl19、Pl20、Pl21、Pl22、Pl23、Pl24、Pl25。1.1.2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84%棉籽壳、麸皮15%、石膏1%,含水量65%,每瓶装干料100g。栽培培养基配方:棉籽壳25%、杂木屑30%、玉米芯18%、麦麸15%、玉米粉5%、豆杆粉5%、过磷酸钙1%、石膏粉1%。含水量控制在65%~68%,自然pH值。1.2试验方法采用750mL蘑菇瓶制原种和栽培种。用17cm×38cm×0.0053cm的聚丙烯熟料袋作容器,每袋装湿料约1kg,要求松紧适宜,中间以木锥打孔,用套环棉塞封

4、口。采用高压灭菌,温度升至126℃后,保持2.5h。待料温降至室温,在接种室的接种箱内无菌操作接入原种,置21~23℃下培养,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培养10d后转入出菇房,将套环棉塞拿下,清除老化菌块,袋口保持原状。将菇房温度降到12~165℃,用日光灯增加光照,刺激子实体形成,前期温度应控制在15~18℃,后期温度控制在13~16℃。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8%~92%,可以空间喷雾增湿。每天应根据菇的生长情况通风4~12次,每次6min,菇盖较小多通风,菇盖较大少通风。每个品种栽培100袋。从出菇管理至采收期间对各品种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和产出情况进行统计,对各处理的产量、现蕾天数、采收天数

5、、生物学效率进行比较分析[3-5]。2结果与分析对25个菌株前2潮菇的菌丝满袋天数、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和每袋的平均产量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25个菌株菌丝走满袋时间相差不大,菌丝满袋天数为23~26d,走菌最快的有2号和14号菌株,为23d,走菌最慢的有8号和24号菌株,为26d,大部分菌株都在24~25d。第1潮现蕾时间菌株间差异较大,现蕾时间天数为36~51d,现蕾最快的菌株为19号、25号菌株,为36d,现蕾最慢的菌株有13号和21号菌株,为51d。第1潮采收时间菌株间差异大,采收时间天数为45~74d,采收最快的菌株为20号菌株,为45d,采收最慢的菌株为13号菌株,

6、为74d。第1潮袋单产菌株间差异大,每个菌株的单产为0.080~0.226kg/袋,单产最高的菌株为5号,单产最低的菌株为22号。第1潮采收后,经过13~43d可采收第2潮,每个菌株间的差异非常大,最快的菌株13号135d后就可以采收第2潮,最慢的菌株20号43d后才可以采收第2潮;第2潮的单产都比第1潮单产要低。每个菌株的总产差别大,总产为0.128~0.324kg/袋,总产在0.1~0.2kg/袋的菌株有11个,总产在0.2~0.3kg/袋的菌株有10个,总产在0.3~0.4kg/袋的菌株有4号、5号、7号和19号4个菌株;每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差别大,生物学效率为28.4%~72.0%

7、,其中4号、7号和19号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70.0%、71.1%和72.0%。3结论与讨论从生物学特点分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宜生长含水量为60%~70%,最适生长pH值为6~8,适宜偏碱环境中生长的菌株较多。生物转化率最高的前3位是4号、7号和19号菌株,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70.0%、71.1%、72.0%,第1潮采收天数分别达到52、52、50d,19号菌株虽然生物转化率最高,采收天数较短,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