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5429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0
《2016年北大考研经验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北大考研经验总结 【摘要】跨专业虽然被公认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呢?学姐告诉我们:三跨生也能圆梦北大。没有不可能。 4月1号,愚人节当天北大心理系公布拟录取名单。她没有对我开玩笑,是的,我录取了。当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自我实现的幸福感扑面而来。这个结果,我等了两年,而今天我终于可以和志同道合的老师、伙伴一起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 当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当自己有机会体验一段不一样的生活的时候,那种惊喜和喜悦是一种淡淡的甜,它温暖而舒适。一路走来,历练出的是成长,磨砺出的是品行。回首过去,感恩前辈们分享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成功的经验能
2、给仍在为梦想坚持的学弟学妹,给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又爱的偏执的你带来一缕曙光。 一、基本情况 我15年毕业于山东某二本院校,本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初试成绩排名第十,现在已经顺利被北大心理系录取。 为什么考心理学?大学中,偶然接触到心理学,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借助互联网自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最初,我带着本专业第一的成绩转学心理学的时候,也遇到了劝阻、不解。经过无数次对自己性格、兴趣和职业规划的分析,和在本专业学习中不曾有过的flow状态,让我明白我对心理学有多热爱,对学心理学有多渴望。 为什么选北大?我曾经喜欢看北大、清华的毕业典礼,喜欢听这些天之骄子们幽默风趣的毕业
3、演讲。他们的风趣幽默、颠覆了我对学霸的认知;老师开放的态度(第一次听说北大的起床协会的时候,真的把我雷到了)、学校崇尚自由的学风都让我对这个谜一般的学校充满了好奇。 大二时候,课间我正拿着手机看北大毕业典礼的时候被当时的老师看到。她对我说:对北大感兴趣?为什么不去试试?再加上后来看到一些二本院学长学姐成功逆袭的替代经验,我一直坚信自己是能考进北大的。这个想法也没有因为一战的失败而有一点点动摇。 二、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年考试结束后,我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如果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的话,我又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是N战的,你也好好思考下面
4、的问题。如果你是第一次考,思考一下这些问题,避免以后复习中跳进来。 1.你的学习态度够认真,够刻苦吗? 2.你有每天坚持有效学习8小时以上吗?还是在自习室坐神能做14个小时? 3.你是不是考试的时候有几道题不会答?连题目中的关键词都没见过(心中默默的想了一万遍,如果那道题我会答我就过了) 4.你有没有遇到过题目熟悉?知道它在哪本书的什么地方就是一点东西也答不出?(有没有后悔自己没有背到?说不定你背过这题你就过了) 5.你有没有遇到一道题目答了几句却再也无话可说的尴尬? 6.你有没有考试结束感觉答得还不错,出了成绩直接懵逼?(心想我都估分到200了,怎么可能不
5、到180,我要复查成绩,然而复查结果呢?) 三、专业课的复习 1.广度和深度同样重要 有人说考北大要看很多的书,这句话不全对,或者只对了1/4。广度和深度同样重要。另外,知识的提取速度和书写速度、整洁、条理程度也非常重要。如何做到广度和深度同时并举呢? (1)广度:全面,多看书。但也有前提,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书,而在于你考试的时候还记得多少知识点,还能把多少知识点条理清晰的的答道试卷上。所以,复习看书的时候要时刻反思,如何把自己看过的知识点转化成得分力。 (2)深度:一个知识点,如果只是会些皮毛,想必也拿不到高分。所以遇到不同书目中知识点要记
6、得总结成一个体系。以自我效能感举例(概念、提出者、影响因素、对组织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低的人的特点、自我效能感与自信的区别。) (3)答题技巧也很重要 提取速度+答题速度+卷面条理清晰、整洁 1提取速度:涉及深加工的问题(有意义的加工+及时复习) 2书写速度:平时多写、模拟一下。甚至平时的笔记也没有必要太完美,按照考场上书写速度来整理。 3卷面条理清晰、整洁:很重要,在这个拼颜值的时代,凭什么让老师通过一团糟的卷面来推敲你的答题思路、思考方式。 2.我是怎样复习专业课的 我从7月份正式开始准备,一个人在家中复习。但是对于学弟学妹,一定要早早的开始,因为当
7、你开始学习之后,你总会发现时间不够用。早一点开始,做好计划、有条不紊的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会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你的自我效能感。 为了最快的进入状态,正式开始复习之后,我先利用几天的时间出声读了一遍笔记。把所有教科书按照目录列好框架,再按照框架看书。前沿、概论、背景和历史都当作故事偶尔翻一翻来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同一科目不同书目,认真阅读一本基础书之后,另外的书目当作补充。 以普心为例,我是认真读的是彭聃龄老师的第四版,以梁宁健的《心理学导论》和《心理学与生活》作为补充。三者重叠的部分,我是以彭老师的书为基准的。看完一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