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

ID:5954576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9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_第1页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_第2页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_第3页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_第4页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英语翻译中主体间性探究  摘要: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建构于20世纪80年代,尤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交往行为理论指的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核心是主体间性问题,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能够深刻揭示翻译本质。在新闻英语翻译中,在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及对文体风格把握所做的一系列译文的调整,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非各个主体之间的独白。本文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即主体间性建立各翻译主体间的和谐性,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译作的最佳翻译效果。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主体间性新

2、闻英语翻译1.引言10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自翻译主体间性被引入国内学术界,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的提出,告别了独白时代,宣告了对话时代的开始。主体间性强调翻译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这一理论非常适合指导翻译实践,亦对新闻英语的翻译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新闻英语翻译所构建的语言、句法、风格等方面,皆需考虑作者、译者、读者、出版商等主体因素,强调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把主体间性的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翻译实践具有很切实的指导意义。2.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界由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语言论的解释哲学(任平,1996)。翻译研究的后现

3、代转向始于八九十年代,鼎盛于文学翻译领域。解释哲学的出现宣告了主体性的没落和主体间性的出场,即独白时代的终结和对话时代的开始(任平,2003)。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有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哈贝马斯的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就是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10哈贝马斯认为的交往理论认为,至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交往行为的手段是以语言为媒介;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

4、主体之间的诚实对话;交往行为的目标是通过对话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交往行为的原则是必须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因此,交往行为不仅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它实质上是行为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而达成共识、和谐的行为。3.翻译的主体间性自十七世纪的笛卡尔开始,西方哲学鲜明地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Jaccques,1991),后经康德推进,黑格尔时发展到顶峰,到了胡塞尔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盛极而衰,西方哲学界转而研究主体间问题(Gadamer,1975),并

5、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前者突出的是主体性,后者突出的是主体间性(Foucault,1990),其研究历程体现了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高秉江,2005)。1981年,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theoryofcommunicativeaction),其核心问题是主体间性问题,试图解决主体间交往的历史发展论意义及合理交往的可能性条件。这一理论开创和确立了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社会历史理论模式(赵诚,201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解决翻译研究主体间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主体间性理论反对“原文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或“译者中心论”,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

6、模式,对翻译实践亦有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翻译本质。10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其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交往行动就是指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Habermas,1996)。因此,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翻译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翻译主体与文本进行多方对话并形成文本意义再生产的过程(陈历明,2006)。在这种对话、交流与协商的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和赞助人等都会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那么,什么是翻译的主体间性?翻译的各主体可以界定为:原作者(创作主

7、体)、源文本(历史主体)、译者(翻译主体)、译文读者(接受主体)、赞助人(操控主体)。各主体具有不同的主体性内涵,但又“共存”于翻译的不同阶段且各司其职。因此,在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照下,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原作者、源文本、译者、赞助人和译文读者等之间的关系。随着对翻译主体间性探讨的深入,翻译主体从译者的一元论向原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等多元发展(王爱琴,2012)。翻译活动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有译者个体是翻译行为的主体,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在这一行为中其实仍然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