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

ID:59527067

大小:46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1-08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_第1页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_第2页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_第3页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_第4页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教学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硝酸》ppt课件(公开课)思考98%以上的硝酸为什么会产生发烟现象?发烟硝酸挥发出来的是“烟”么?挥发出的硝酸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因此事实上是雾。观察:盛放硝酸试剂瓶的颜色(棕色)思考:我们学过的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试剂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共同性质?(氯水、硝酸银、卤化银等。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2H2O+4NO2↑+O2↑△或光照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较低的地方HNO3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HN

2、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而变黄。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应该看到什么现象?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后微热,红色消失。实验一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先在注射器中放入铜片,再吸入稀硝酸,并加热。(2)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铜片,加入少量浓硝酸。(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反应的产物)实验二二.硝酸的化学性质2.硝酸的强氧化性探究实验二现象记录反应物现象结论Cu与浓HNO3剧烈程度:溶液颜色:气体颜色:Cu与稀HNO3剧烈程度:溶液颜色:气体颜色:剧烈绿色红棕色缓慢蓝色无色生成Cu(NO3)2产生NO2生成Cu

3、(NO3)2产生NO反应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讨论:(氧化性、酸性)(2)、在上述反应中,浓硝酸与铜反应N元素只得到1个电子,而稀硝酸与Cu反应N元素得到3个电子,能否由此说明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为什么?(1)、反应中HNO3体现了哪些性质?+5+5+4+2(3)在过量铜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能否使铜继续溶解。二.硝酸的化学性质3.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几乎可

4、以使所有金属(金、铂除外)氧化而生成硝酸盐。注意⑴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⑵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⑶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⑷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被还原为NO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使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等)、还原剂(如H2S,HI,HBr,SO2,Na2SO3、Fe2+、S2-等)氧化。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硝酸与碳的反应4HNO3(浓)+CCO2↑+4NO2↑+2H2O实验三(1)用玻璃棒醮取稀硝酸点在KI淀粉试纸上(2)稀硝酸滴入Na2S溶液中(3)在Na2SO3溶液中先分

5、别滴入稀盐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再与BaCl2反应。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

6、慧。王水V[HNO3(aq)]:V[HCl(aq)]=1:3硝酸的用途课本P102页阅读《成才之路》P118页硝酸的强氧化性的特殊表现。[课堂小结]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常用浓硝酸:69%发烟硝酸:98%以上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强酸性2、不稳定性3、强氧化性: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随堂检测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置换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冷的浓HNO3BC2.往浅绿色

7、的Fe(N0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D3.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A.m1一定大于m2B.ml可能等于m2C.ml一定等于m2D.ml可能大于m2A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