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评价.doc

生态效益评价.doc

ID:59519871

大小:3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6

生态效益评价.doc_第1页
生态效益评价.doc_第2页
生态效益评价.doc_第3页
生态效益评价.doc_第4页
生态效益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效益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讨论题目什么是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有哪些实用范围?发展趋势如何?一、生态效益评价1)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下面来讲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3)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就是要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

2、济持续、稳定发展。4)在前三条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生态效益评价的概念:是指对项目从建造到生产过程中的所创造的生态效益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的统计与描述,评价项目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影响。总结: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某项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最常见的情况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经济效益,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经济效益是正值,而生态效益却是负值。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

3、到保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维护生态平衡,力求做到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形成生态经济效益。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求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平衡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即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不重视生态效益,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各种资源遭受破坏,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事某项生产建设项目,以单纯的经济观点来衡量,其个别的、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

4、在着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森林过伐、酷渔滥捕、陡坡开荒、草场超载过牧等。这种只看目前、不顾长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错误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所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考虑项目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与价值,来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开始项目。以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二、生态效益评价内容:1.从生态环境因素分:(1)地质(2)水文(包括地表水、水域和地下水)(3)土壤(土质、水土流失、植被等)(4)气象(5)自然资源(动植物、矿产等)(6)人口(人群健康、居民迁移等)(7)自

5、然景观、古迹等(8)工农业生产(农作物、渔业、牧业、工农业产值等)(9)生活设施2.从生态效益的经济效果来分:1)环境收益一种理解:是由于项目的实施直接使环境质量提高而引发的收益。这种收益一般可用市场价值法估计,即估计项目实施前后各环境因素质量提高的市场价值。另外一种理解:是由于项目的实施使环境损失减少,则项目实施前后环境损失的差值为该项目的环境收益。2)环境损失与环境收益相反,指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不利的环境变化。3)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指经济活动中为消除不良环境影响所必需的消耗,通常包括环境工程投资、环保工程运行费用及其它环境保护费用。3.从生态效益作

6、用的对象来分:以公路工程项目为例来说明:1)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公路在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评价公路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状况,主要评价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指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运营后期将基本稳定。主要是通过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路段的坡面、取弃土场地以及

7、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的调查,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现状的变化,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或对策建议。3)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对路线范围内地面水域及功能,工程的施工方案、生活服务区的位置及规模,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地表径流方位及现有水污染排放源(生活服务区)的调查,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提出污水处理和实行达标排放的措施。小结:对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先确定该生态效益系统中的要素,然后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实验方法将之量化,如土地开发整理项

8、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