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9518505

大小:262.1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5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DB3213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22DB3213宿迁市地方标准DB3213/T1007—2019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high-yieldcultivationofwheatinHuaibeiArea2019-08-30发布2019-09-30实施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13/T1007—2019前言本规程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规程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规程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之政、张明、

2、吴优、杜小凤、张洪树、杨超、顾大路、于海艳、何井瑞、王飞兵、高攀、程玲娟、杨国兆、韩必荣。IDB3213/T1007—2019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的目标、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控制、化控及收获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宿迁等淮北地区小麦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440-2001尿素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

3、谷类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2012有机肥料NY/T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目标3.1产量及产量结构目标22正常年份按本技术規程实施,与一般生产水平相比,倒伏率≤10%,667m增产10kg以上;一般667m22产量500kg~550kg地块,667m穗数(39万~48万)/667m,穗粒数32粒~35粒,千粒重40g~48g,基22本苗(22万~25万)/667m,冬前最高总茎数(75万~90万)/667m。3.2技术目标重点解

4、决小麦高产与倒伏率的矛盾,以“争高产、水肥高效”为目标,采取合理播种、及时化控、配套栽培等技术,实现小麦高产、节水、抗倒的目的。4主要栽培技术措施4.1品种选择1DB3213/T1007—20192要求良种兼备抗寒、抗旱、抗倒伏、抗(耐)病等综合优良性状,一般产量(500~650)kg/667m,2具备700kg/667m的生产潜力;小麦加工面粉品质良好,满足加工企业要求;目前可供选用的主要品种有江麦816、瑞华麦520、淮麦40号等;与此同时,种子质量应符合GB404.1-2008标准要求。4.2播前准备4.2.1选地与整地4.2.1.1选地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5、≥2%的耕地;灌排系统外三沟配套。4.2.1.2整地持续旋耕整地的田块必须深耕,耕翻深度25cm~30cm,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近年深耕过的田块则可采用旋耕整地方式,旋耕深度12cm~15cm。无论深耕或旋耕整地,都要力求地面平整,耕层上虚下实,确保整地质量,以利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全苗匀苗;结合整地修好田埂,田埂底宽60cm~80cm。4.2.2施基肥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使用配方肥料667m产小麦500kg~550kg推荐总施肥量:纯氮16kg~18kg,五氧化二磷8kg~10kg,氧化钾8kg~10kg,商品有机肥1000kg。全部商品有机

6、肥、磷及50%的氮肥、2钾肥做基肥。一般每667m施45%(15-15-15)复合肥30kg~40kg,尿素10kg或相同含量的复混肥。基肥采用先撒肥,后翻耕或旋耕将肥料埋入土中。4.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3d~5d晒种4h~6h。4.4播种4.4.1播期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4.4.2播量22最佳播期范围内播种量10.0kg~15.0kg/667m,播期每推迟1d,播种量增加(0.3~0.5)kg/667m。4.4.3播种方法4.4.3.1播种提倡播种机播种,播种作业应匀速行进,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3cm~5cm。4.4.3.2行距配置采用

7、机条播,20cm等行距;或宽幅条播,行距22cm~25cm,播幅宽8cm。4.4.4镇压2DB3213/T1007—2019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务必镇压。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期抗(早)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播种时,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械,在播种时可随种随压,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1遍,努力提高镇压效果。4.5田间管理4.5.1“三沟”配套播种后开沟,田间“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深度分别达到0.2m、0.25m、0.35m左右;田外大沟深0.6m~0.8m;畦沟间隔3m~4m;腰沟间隔50m~60m。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4.5

8、.2查苗补种出苗后对缺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