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

ID:59514895

大小:157.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04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题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S32Ca40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

2、.FeB.ZnC.NaD.Ca3.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4.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D.牛顿5.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O2B.2OC.2O2D.2O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作铅笔芯C.用铜丝作导线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8.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C.鼓励自带布袋

3、购物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9.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的质量不同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D.水通电生成气体——分子间

4、有间隔12.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13.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用茶杯罩住,蜡烛全部熄灭后茶杯内壁变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支蜡烛同时熄灭B.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矮小的蜡烛先熄灭C.蜡烛熄灭说明茶杯内已达到真空状态D.变黑可能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附着在茶杯内壁造成的1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食盐:制烧碱B.氢氧化钠:改良土壤C.盐酸:制药D.硫酸铵:作化肥15.

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验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比较镁、锌的活动性顺序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16.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锌B.滤渣中一定有铁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亚铁17.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不发生反应且溶解性互不影响。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甲、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B.t1℃时,70g甲的饱和溶液加入40g乙物质,溶液质量仍为70gC.将

6、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D.将t2℃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18.某温度下,向100g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C.结束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D.结束后,溶液的质量小于98.2g19.氧烛是一种可用于在缺氧环境中自救使用的化学氧源,主要成份为氯酸钠(NaClO3);另有适当的催化添加剂和成型剂等。氧烛由撞击火帽点燃后即能持续燃烧并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下

7、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在2NaClO3=2NaCl+3O2↑中,反应前后,Cl和O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氧烛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20.某小组同学完成了图一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二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B.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