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又没有合理有效地进行预防或是治理,导致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对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因此,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污染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
2、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1]2、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3、)及其变化趋势的综合过程。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环境分析(化学):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去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它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有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测试技术有物理、化学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技术、高新技术监测手段有化学分析(酸碱,氧化还原,络合,沉淀滴定和
4、重量法);仪器分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电解分析)、色谱分析(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质谱;仪器联用技术(GC-AAS,GC-MS,HPLC-MS,ICP-MS);在线(传感器)监测系统;遥感遥测[2]4、环境污染事故与处理4.1太湖蓝藻暴发事件
4.1.1内容:2007年5月份以来,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水体变色发臭。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开始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目前已进
5、入夏季,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给城区100多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引起此事件的原因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一到夏季就会大量繁殖,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3]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蓝藻水华成为太湖重大的水环境问题,对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4.1.2设定监测站点在1996年监测之初,共布设监测点23个,试运行1a后,考虑到采样点的代表性和分布的均匀性,并根据浮游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习性和组成变化,将监测点增加至26个。近年来,随着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6、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监测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至2008年,太湖省界湖泊水体监测站点增加到33个。4.1.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藻类数量、生物量、优势种群。藻类种群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隐藻、甲藻、黄藻、金藻等门类。2008年之前隐藻门的数量一并计入甲藻门,从2008年4月开始,隐藻门为独立门类统计,与甲藻门分开计数。4.1.4监测方法a.现场采样。用GPS或固定参照物定位采样点,观察采样点周边水面和表层水藻类分布,采集代表采样点周边平均浓度的水样。每一个采样点采水1000mL,采得水样后立即加入10~15mL鲁哥氏液固定。b.室内
7、分析。样品处理:水样在1000mL圆柱形沉淀器中沉淀24h后用虹吸管小心抽出上面不含藻类的清液,剩下30~50mL沉淀物转入50mL的定量瓶中,该沉淀物需再沉淀24h后正确浓缩至30mL。一般情况下,浓缩的体积视浮游植物的多少而定,浓缩的标准以每个视野里有十几个藻类为宜。镜检计数:浓缩样品混匀后,取0.1mL于计数框,用显微镜观察100个视野,每片计数视野不少于25个,每个样至少计数两片,当两片的计数结果和平均数之差超过其平均数的15%时,增加计数的片数,取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15%的两片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4.1.5监测频次
8、在1996年5月至1997年11月期间,藻类监测频次为每2月1次,从1998年1月起调整为每月上旬进行1次,水量水质同步,并保持至2010年12月31日。[4]4.211年日本核泄漏危机4.2.1内容:2011年3月11